藿香正气散
是宋代官方确定的成方,主要由藿香、苏叶、白芷等十多味中药组成,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功效。虽多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及四时感冒,但对夏季暑湿感冒效果尤为显著。夏季湿气较盛,湿伤于头目,则头昏、头痛;伤于中焦脾胃则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呕或吐;伤于下焦则引发便溏或泄泻。藿香正气散以芳香化湿药为主,为夏季防病治病常用的药物。
1处方大腹皮1两;白芷1两;紫苏1两;茯苓1两(去皮);半夏曲2两;白术2两;陈皮2两(去白);厚朴2两(去粗皮.姜汁炙);苦梗2两;藿香3两(去土);甘草2.5两(炙)。
2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治之。
主要作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藿香正气水: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干姜汁、药用乙醇。
每年夏至过后,各种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片,就成了各大药店的畅销品,也成了喜好中医人家的常备药。藿香正气是一个作用极强大的药,对于暑期很多疾病和不适,都有作用。
在“非典”期间,很多中医都给推荐“藿香正气”。这样一个个普通且每个药店都有卖的药,伴随很多人度过了非典艰难。为什么藿香正气有预防非典的作用呢?难道古人早就预见遇见了现代的瘟疫?
其实,并非古人先知先觉,只是抓住了瘟疫的根本:瘟疫,都是“邪气”在作怪,只有正气才能战胜邪气。而藿香正气,正可帮助我们肃清人体内邪气。
藿香正气缘何会有如此功效?
我们看看配方:藿香、苏叶、陈皮、厚朴、苍术、大腹皮、甘草。君药藿香,有着浓烈的芳香(芳香化浊:芳香的中药基本上都有化解污浊的功效),化浊功能尤为强烈。藿香有发汗的作用,既能化解人体表皮的浊气,又能理气和胃,化解人体肠胃里面的浊气。单单这两个功能,它就可以成为瘟疫的克星。
藿香一味药就有如此大的功效,但我们的老祖宗组方用药的时候,很少让一味药深入敌阵孤军奋战,而是给它配备很多助手。在藿香正气中,苏叶是辅助藿香发汗解表的,陈皮、厚朴、苍术、大腹皮和甘草是辅助藿香理气、和胃、化湿的,有了这些辅助,藿香如虎添翼,这才成了家喻户晓的藿香正气。
由此可见,藿香正气就是预防各种瘟疫的必备药。
虽瘟疫看似不在,但秽浊之气却在我们周围。尤其夏天,天气很热,各种东西很容易腐烂、蒸腾,我们身边湿热夹杂,这正是秽浊之气。每到夏天,总会有一些中暑的人抱怨:“我怎么会中暑呢?我天天在有空调的屋子里,没有受热啊。”而实际上,中暑分阳暑和阴暑两种,阳暑多发生在夏天仍在外面辛苦劳作的人身上;而阴暑就出现在这些待在空调里的人身上,虽然没有受热,但你感染了空气中那些湿热秽浊之气,加上又没怎么运动,没怎么出汗,体表的邪气没有很好地排出,肠胃中的邪气也没能很好地运化排出,所以也会造成中暑。
”我们夏天经常出现头脑昏沉、肠胃不舒服、身体发热等情况,像是感冒,其实都是中了“阴暑”,治疗的方法,仍需要解表和中,驱逐里里外外的浊秽之气,所用的药,仍是藿香正气,它既能预防中暑,又能治疗中暑。所以,应该成为我们居家药箱中的常备药。
夏季,于五行属火,于五脏属心。夏季是养心的最佳季节,那么,不要让我们的心被外界的浊秽之气所蒙蔽,藿香正气不仅是预防瘟疫的好药,而且是夏季养心的最佳选择。
“藿香正气”,当下市场上的剂型很多:“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胶囊”等等。其实配方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将它们简称为“藿香正气’。
另:藿香正气水的外用效果也很好!暑湿盛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前沐浴后,两支藿香正气水兑一盆温水,兜头冲下,不必用清水洗净。稍后擦干即可。确保暑气远离你!小孩儿也可以用,用量酌减!
以前我们在节目中专门讲过藿香正气水外涂治疗湿疹的方法,其实大家有所不知,藿香正气水外用可以辩证使用来应对:外痔、白癜风、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疖、外阴瘙痒等。
藿香正气水可以外用,但是,有什么作用?我们今天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