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阴雨四十多天的上海终于迎来了阳光,但最近小编明显感到清晨和傍晚的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白天在外暖融融地享受阳光,结果一到傍晚就骤然降温,稍不留意就感冒了。
一天四季不是梦
其实,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温度代码”,我们可以根据每天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来搭配穿着。首先,小编就来教大家一套“穿衣公式”:
所处环境温度+衣服温度=26℃
举个例子:今天室外0℃,那最佳穿着就是内搭+外套共“26℃”的衣着;办公室室内开着空调,室温大约20℃,那么我们的内搭大约6℃,这样进了办公室,脱去外套我们依旧能维持在26℃左右的衣着,这样就不存在我们常说的“一冷一热”马上感冒了的情况。
记住了我们的“穿衣公式”,我们再来看一下一些常见衣物的“温度代码”:
厚
羽绒服
9℃
薄
羽绒服
6℃
加绒外套
厚棉衣
5℃
厚
羊毛衫
4℃
风衣等
薄外套
3℃
厚
棉毛衫
2℃
T恤
薄棉毛衫
1℃
根据穿衣公式,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选出适合的衣物。
表格仅供参考
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气温和衣服情况进行选择
在这里小编还推荐给大家一套“冬季洋葱穿衣法”,不仅保暖而且舒适哦!
洋葱穿衣法
里层:排汗功能良好、手感柔软的内衣中层:羊毛衫、针织毛衣、马甲之类的保暖衣物外层:防水防风的棉衣、羽绒服下身:秋裤+棉裤/羽绒裤
当然,穿衣公式只是一个参考,由于服装本身的款式结构和穿着方式都会对衣物的保暖性造成影响。在参考穿衣公式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自觉感受,增强保暖意识,尤其是对老人和小孩,在当下昼夜温差非常大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考虑整体的保暖性,还要考虑在室内的情况,避免暴冷暴热下让感冒有可乘之机。
长按识别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