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发烧,这些错误千万别忽视,很多父

文章来源:感冒_感冒预防_感冒预防与治疗   发布时间:2020-9-4 0:15:15   点击数: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pf.39.net/bdfyy/qsnbdf/200813/8116388.html
孩子一旦感冒发烧,大人的心就忐忑不安,生怕会出现什么大毛病。干着急也没用,父母要做的是学会如何应对处理。其实,发烧只是一种症状,通过物理降温或者吃退烧药,也只是对症处理,只有消除引起宝宝发烧的病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宝宝感冒发烧的时候,妈妈们往往会走进这几个误区

误区一:赶紧来一片退烧药

儿科医生通常会把38.5℃作为是否服用退热药的分界点。如果孩子精神不错的话,39℃也并非一定要吃退热药。

退热药的目的是减轻孩子不适感,而不是单纯的降温。

目前,儿科应用最广泛的退热药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百服宁)和布洛芬(美林、托恩)。一般的发热,单一用药即可,不要混用。持续高热,可在医生指导下交替使用两种药物。

要强调一点:儿童禁用尼美舒利,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也不是儿科常规用药。

正确做法:

家中常备退烧药,并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退热药在服用后半小时左右开始产生效果。如果体温没有下降的趋势,及时就医。

误区二:捂出一身汗

这是大错特错的做法。所谓「捂出一身汗就好了」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宝宝能出汗,说明疾病开始缓解,身体已经可以正常调节体温了。这并不是捂被子的功劳。

在疾病缓解前,盖得多或穿得多,是不利于散热降温的。宝宝发热时,本身就产热大于散热,总这么捂着,体温可能会继续上升。甚至会因温度过高,诱发宝宝抽搐。

正确做法:

环境温度让宝宝觉得舒适就好。热了脱一件衣服,冷了加一层被子,不要刻意捂汗。

误区四:打吊针退烧快

口服药物或者打吊瓶,都是给药的方式而已,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不能单纯地说哪一种一定比另一种更好或更糟。

就普通感冒发烧来说,正确服用退热药通常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此时要求必须打吊瓶,反倒让宝宝多捱了一针。

还有,一定要知道抗生素并不是治疗发热的万能药——它只针对细菌和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等病菌。多数感冒发烧由病毒引起,如果这个时候,挂一瓶所谓的抗生素「消炎吊瓶」,根本就是胡来了。

正确做法:

多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病情发展。可以让孩子多喝些水,多抱抱安慰安慰。

医宝在线是医之宝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这里有专业的医生写的健康科普。身体上的问题,来问医宝在线。点击文章尾部阅读原文,咨询在线医生。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zjdwj.net/gmzc/22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