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随着气候转暖,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也活跃起来,;另外春天气候反复无常,宝宝很容易出现感冒。因此春节是宝宝感冒的多发季节。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主要依据患者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后进行诊断。
普通感冒多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故除非考虑或确诊为流感,应及时给以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外,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先期指导是宝宝普通感冒处理的重要部分,先期指导的宣教内容包括:预期病程、复诊的原因、支持性治疗措施、对症治疗的利弊以及传播的预防。
一、预期病程
普通感冒的症状通常始于感染后的10~12h,2~3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轻,持续时间7~10天,部分患儿症状可持续到3周或更长,但无并发症的普通感冒一般5~7天可痊愈。对于婴幼儿而言,普通感冒的症状在10~14天内逐步缓解,少数患儿咳嗽可能会迁延,但在3~4周内会稳步改善。对于无基础疾病的年长儿来说,感冒症状通常在5~7天消退。应注意的是,抗菌药并不能改变普通感冒的自然病程,也不能预防继发的并发症。
二、支持性治疗措施
(1)维持充足的液体摄入,比如母乳、开水等,在患有感冒、咳嗽症状的疾病期间的液体消耗大多被认为宝宝治疗的主要依据。补充充分的水分可能会有助于稀释/软化分泌物和舒缓呼吸道黏膜。
(2)摄入温热的流食,如粥、面汤等,可能会有助于舒缓呼吸道黏膜,可能可促进分泌物(鼻涕等)的排出。
(3)局部使用生理盐水:针对不会擤鼻涕的婴儿,可以尝试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吸耳球或吸鼻器等吸鼻和直立体位或升高床头等以帮助去除鼻腔中的分泌物(鼻涕)、缓解鼻塞;年龄大点的患儿,可考虑用生理盐水喷鼻或喷雾;年长儿可考虑用生理盐水鼻腔灌洗以出去鼻腔分泌物。
(4)湿化空气,建议将居室湿度控制在50%~60%,可考虑使用冷雾加湿器或汽化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二重感染或吸入性损伤等)来增加空气湿度,可能会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以上这些干预措施大都没有经过随机试验研究,但是这些干预措施相对廉价且不太可能造成伤害。
三、对症治疗的利弊
尽管非处方咳嗽药和感冒药广泛被使用,这些制剂通常为复合制剂,成分包括咳嗽药、祛痰药、抗组胺药、减充血剂和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然而,大多数非处方咳嗽药和感冒药对于宝宝患者的有效性没有被证实。
非处方咳嗽药和感冒药导致儿童死亡的相关因素:①年龄小于2岁;②使用有镇静作用的药物;③在托儿所使用;④联合2种或2种以上同样成分的药物;⑤未使用量具(药物过量);⑥产品鉴别错误;⑦使用成人药物。
1.抗病毒药物
除流感病毒外,对于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尚无抗病毒疗法。
2.抗菌药
抗菌药不但不能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还可能带来诸多不良反应(副作用),以及促成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增加。如无继发细菌感染依据者,不应以预防为目的而予以抗菌药治疗。
3.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虽然不能明显减少感冒症状的持续时间,但可以缓解病毒性疾病所致的不适或疼痛。当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月龄以上患儿)或布洛芬(适用于6月龄以上患儿)以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时,应避免同时使用复方非处方药物以避免含有相同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的多种药物造成的药物过量。
4.抗组胺药
第1代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羟嗪、溴苯那敏)被认为可通过其抗胆碱能性能来减轻鼻充血,可能会缓解流鼻涕和打喷嚏等感冒症状。
然而,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抗组胺药不管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减充血剂联合使用,在年幼宝宝中并无确切疗效,在大龄宝宝(和成人),大多数研究显示在总体恢复和鼻部症状严重度中有一些微弱的作用,但是这些效果有没有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反而,抗组胺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镇静作用、反常兴奋性、呼吸抑制和幻觉等应予以重视。
5.锌剂
曾有建议说锌剂可以抑制病毒增长。同样的,数个研究都曾用锌剂来治疗咳嗽和感冒。其中有些研究说有益,尤其是在普通感冒症状出现的24小时之内,其他研究则显示无效。目前来说,不推荐使用锌剂来治疗咳嗽和感冒。
6.蜂蜜
经巴氏消毒的蜂蜜可以安全用于1岁以上宝宝。这是物美价廉的,相对安全的,有很好的缓和作用和抗氧化特性,还可促进细胞因子释放,可能会有抗菌效果。有研究显示蜂蜜对咳嗽和感冒有潜在益处。在配对比较中,蜂蜜被家长认为对于咳嗽频率和严重度、咳嗽的令人讨厌性质和宝宝/家长睡眠质量上显著优于没有治疗或蜂蜜风味的右美沙芬。但也有研究认为,目前没有足够证据建议或反对蜂蜜的使用。
7.维生素C
维生素C(抗坏血酸)广泛销售并作为多种维生素养生法的一部分或其本身,被用来预防和治疗普通感冒。然而,维生素C并不能明显改善感冒症状。而且,维生素C没有明确的宝宝推荐剂量,经常服用维生素C是否有不良事件发生或与其他药物是否会相互作用也是不明确的。
8.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在非处方药中占有较大市场,剂型包括颗粒冲剂、胶囊、中药成方等,目前治疗普通感冒以复方制剂居多,每种冲剂或方剂内成分复杂,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辨证施治;而且,中(成)药的泛用、误用、重叠使用及其不良反应的报道近年有所增多,故切不可随意使用。
四、传播的预防
对于预防普通感冒传播来说,最好的方法是注意手卫生和多通风。建议培养勤洗手的良好习惯,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和眼睛,建议咳嗽、打喷嚏等时对着纸巾、手绢、肘弯处,而非对着自己的手。
五、复诊/就诊的原因
由于个体差异和所感染的病毒不同,感冒的症状多种多样,因人而异,轻重不一;但是如果普通感冒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加重或持续存在,无明显好转或消失,可能提示发生了如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咽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或甚急性肾炎、风湿热等并发症,或者需要考虑除上述普通感冒以外的诊断,应及时就医或复诊,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