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就是平时我们说的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
不少中老年人说:“记得小时候,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如果烧得不高,都是采用喝姜汤水、白萝卜茶等土办法,捂在被窝里出出汗,几天也就好了,实在不行才吃几片药,很少输液的。”
而现在,感冒输液是常有的事,也是医生采取的主要治疗手段,特别是感冒多发季节,医院、门诊“吊瓶林立”,一派“热闹”景象。国家发改委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疗输液亿瓶,平均到13亿人口,这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里挂了8个吊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注射大国”。那么感冒到底用不用输液?为什么人们会认为输液治疗好的更快呢?
先来看看感冒的原因有什么?
90%以上的原因是病毒感染。当然,有诱因。一般没有一定的诱因不容易被病毒感染。诱因很多,包括疲劳、受凉,还有个体存在一些基础疾病。
除了病毒以外,部分感冒是细菌引起的,如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还有一部分是支原体引起。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都叫微生物。最近我们国内支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也非常多见,与个体的免疫力抵抗力差有密切的关系。
感冒必须要进行输液治疗么?
感冒的治疗原则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过多的治疗!
感冒多是病毒感染,目前对于病毒感染还没有特效药,或者是非常有效的药。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咳嗽就用祛痰止咳的药。发烧就使用物理降温,高烧吃点退烧药。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一般用青霉素就可以。既然是病毒感染,我们就要用抗病毒药,有两类,一类是中药,一类是西药。我们祖国的医药宝库非常丰富。有很多中药,比如黄连、板蓝根等清热解毒的药,药理提示有抗病毒的作用,副作用又轻。再加上本身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七天左右大多数感冒就可痊愈。
如果感冒症状很重,影响休息,需要用药治疗。首先用口服药物,只有发烧非常高,经过口服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是有细菌感染等并发症存在的,才考虑是不是输液。
其次,感冒了不要硬撑,要休息,休息可增强抵抗力。休息以后,抗病能力会增强,老动就会疲劳,病就不容易好。还有饮食方面,多饮水,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大鱼大肉。
输液治疗真的好的快吗?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输液最大的好处就是“好得快”。
实际上任何感冒病情都有它的周期,快的3-4天,慢的一星期,不论你采取什么治疗措施,都不会马上好。
认为静脉滴注好得快,是因为觉得药液直接输入到血管内,直接被人体吸收,让人感觉好得快。那只是表面现象而已,静脉输液不会缩短病程。
输液治疗感冒,是有风险的!
治疗感冒静脉滴注不仅费用贵,而且存在很大的风险。
从医学上来讲,在药物治疗中,不同的药品都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当人们使用口服的药片、胶囊的时候,药物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这个过程相对比较缓慢,造成的不良反应也相对比较轻。一些可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掉了。而静脉滴注是一种侵入性、有创伤性的方法,药物通过针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又快又猛”的造成发烧、皮炎、皮疹等不良反应。有数据显示,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有8成以上是静脉输液引起的。
所以我们常说“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资料,39健康网“治疗感冒输液好的更快吗?”
万应胶囊为全国独家医保品种,来源于经典名方万应锭,含牛黄、熊胆粉、麝香等多种名贵道地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镇惊的作用,可用于多种热毒症的治疗,如: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龈肿痛、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小儿高热、烦躁易惊、小儿口疮、小儿手足口病、皮肤生疮、瘙痒、热疹、湿疹、荨麻疹等等。且不含泻下药物,服用后不会引起明显腹痛腹泻症状,也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君略医药集团愿与您一同“圆君梦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