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指感受外邪,出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清涕、咳嗽、咽痛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感冒是由于肌体抵抗力不足,外邪乘虚而入,从而发病。
作为一种自愈性疾病,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普通感冒,中医称之为“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是外因作用与内因的后果。外因通常指天气多变,如果此时不注意保暖,感冒就悄然而至了。内因则是指过度劳累不注意休息,这会导致阳气不固外,风邪内侵皮毛,患上感冒。其表现症状是鼻塞、咳嗽、头疼、恶寒发热、全身不适。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患者呼吸道中,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通过飞沫传染给别人。
掌灸通过对穴位给药,刺激人体腧穴和经络,激发人体的自愈功能,达到祛风散寒,通阳解表,发散通窍的治疗作用。适用于风寒所致的感冒,表现:怕风畏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闭塞流涕、咳嗽、清痰。
感冒时灸大椎。不论寒感冒还是火感冒,都可以灸大椎,效果非常快,大部分患者灸一次就可以治好。大椎穴要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有汗微出效果最好。
感冒怎么灸?。
取穴:风池穴、风府穴、肺俞穴、列缺穴、合谷穴、风门穴。
重感冒加取穴:大椎穴、天突穴、人迎穴、翳风穴。
平时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提高免疫力。
[掌灸方法]
1、洗净手掌、搓热,在手掌心倒入适量(0.1毫升)掌灸,快速把手掌压在以上穴位,直到穴位感觉灼热难忍时,再放开手掌即可。
2、对于鼻塞者,可闻掌灸或用大拇指倒入适量掌灸按在迎穴。
3、对于皮肤敏感者可掌灸量少时间短、多次做。
4、根据病情每日做1~3次,5天一疗程,休息一天,再进行下个疗程,需要1~5个疗程。
[注意事项]
1、感冒与某些传染病早期症状相似,应加以鉴别。
2、感冒发热者应注意多休息,多饮热水,汗出为度。
3、平时用凉水洗脸(由夏秋季开始),可预防感冒。
4、保证充足的睡眠,平衡膳食。
5、体虚易感冒者,平时可用掌灸做足三里或大椎穴,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防御外邪的能力。
1、大椎穴的位置:患者低头在颈椎部最高点的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中。颈椎一共七节,当你低下头左右转动脖颈时,上面六节颈椎都跟着转动只有第七颈椎是不动的,这个不动的颈椎棘突下就是大椎穴。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小儿舞蹈病等。
2、天突穴的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临床应用: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脓血,咽喉肿痛。
3、人迎穴的位置:人体人迎穴位于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取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姿势,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三厘米处。
4、翳风穴的位置: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5、风门穴的位置: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的凹陷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在后头骨凹陷处可摸到两根大筋,在两条大筋外侧与该凹陷水平的发际凹陷处就是风池穴。
7、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取穴时,在后脑中央向上触摸,约在发际线向上1寸(大拇指横宽)处有一凹陷,轻压时有震动感,就是风府穴。
8、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9、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10、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在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的凹陷处,左右手各有一穴。
药做无形针,掌是神秘灸。药一抹,掌一扣,捂一捂,三十秒,掌到痛消,药到病除。
只用掌无用,单用药无效。药掌合一,神奇自显。
红花走珠精华液(掌灸)--------藏药古方,纳米科技,液态针炙、中医瑰宝,从专业针灸走向家庭自疗,堪称家庭小医生,可以治疗多种慢性病!
女人家微商---红花掌灸理疗+妇科病精准调理项目招代理,详情联系转发给你这篇文章的朋友!
2017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