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白
露
今天12时51分,将迎来全年昼夜温差最大节气——白露,这个时节,农作物即将成熟,“秋老虎”也将逝去,大部分地区天高气爽、云淡风轻,“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早晚温差加大,要及时添加衣被,此时节还应多喝水防秋燥,尤其是蜂蜜水,饮食也宜清淡。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白露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变大,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所谓“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就是形容这个时候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白露农谚
早秋作物普遍收,
割运打轧莫懈怠。
底肥铺足快耕耙,
秸秆还田土里埋。高山河套瘠薄地,
此刻即可种小麦。白菜萝卜追和浇,
冬瓜南瓜摘家来。冬暖大棚忙修建,
结构科学巧安排。红枣成熟适时收,
深细加工再外卖。畜禽防疫普打针,
牲畜配种好怀胎。
饵足水优养好鱼,
土壮藕蒲长得乖。玉米成熟没有过,
完全熟透粮食多。白露田间和稀泥,
红薯一天长一皮。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那么白露时不同作物如何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一项无需增加任何投入的增产措施,不同的作物适宜收获期不同,只有在适期内收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收获过早或过晚,不仅产量低,而且品质差。
水稻水稻的收获适期在黄熟后期,麦茬稻为了及时播种小麦,可提前到黄熟中期收割。
大豆大豆的收获适期在黄熟末期。此时植株和豆荚全部变成黄褐色,叶片大部分脱落,豆荚内子粒与荚皮脱离,手摇有响声。
甘薯甘薯的块根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特征,只要条件适合,就能继续生长。生产上,一般掌握在地温18℃时开始收获,留种的甘薯从10月中旬开始至霜降前收完。
玉米玉米的收获适期在完熟期。此时果穗苞叶变白干枯,子粒灌浆停止,“乳线”消失,基部变硬,其含水量在30%左右。但目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着收获偏早的现象,对于一些具有假熟性的玉米品种尤为如此,一般在苞叶变白或子粒顶端变硬时即开始收获,实际距收获适期还有7~10天,此时的子粒重只有适期收获的90%左右。
绿豆当植株上的豆荚有2/3变成黑褐色,就应及时收获。但因主枝和分枝上的荚果成熟期不一致,为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可分批进行摘荚,成熟一批收获一批。
红小豆红小豆花期长,荚果成熟极不一致,常常是底部荚果已成熟,而上部的仍在灌浆。最好采用分期收获的办法,成熟一批收获一批。如种植面积大,亦可在全株荚果有2/3变成白黄色时收获。
花生花生的收获适期,一般应根据植株长相和荚果成熟度来确定。从植株长相看,当上部叶片变黄,中下部叶片由绿转黄并逐步脱落,茎枝转为黄绿色时即可收获。从荚果发育看,当果壳硬化,外果皮由黄褐色变青褐色,网纹清晰,内果皮白色的海绵组织收缩破裂,并呈现带金属光泽的黑褐色,种仁饱满、皮薄,并呈现本品种固有的颜色时即可收获。有的地方完全以生育天数来确定收获时期,不做具体观察和分析,往往非早即晚,造成损失。
芝麻适时收获的植株特征:大部分叶片枯黄,其中2/3以上已脱落;蒴果黄褐色,下部已有部分开裂,上部蒴果微黄或黄绿色,仍紧闭,用手摇晃下部蒴果有响声,子粒呈现固有的色泽。
白露到暑气消慎冷饮防疾病
白露,标志着暑气渐消,凉爽秋季真正来临。从白露起,天气由热转凉,冷热交替、昼夜温差变化较大,中秋佳节又即将到来。专家建议:此时,市民要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要注重运动锻炼,做到“六防”:
第一:防秋寒,要注重运动锻炼,也要讲究耐寒锻炼。
第二:防感冒,要注意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第三:防肠胃病,到立秋之后,要慎食一些瓜类、水果之类的东西。
第四:防乱补,比如说我们可以吃一点乌骨鸡汤、蜂蜜、芝麻、花生之类的。
第五:防肥胖,到秋天的话天气转凉了,胃口也好了,食欲大增,往往饮食过多。
第六:防伤害,秋令时节我们还是要坚持锻炼,运动时要防受凉感冒、运动损伤和运动过度。
饮食推荐:粉葛猪骨汤
粉葛性凉味甘,入胃、肝经,具有清胃热、生津止渴、滋润筋脉的作用;猪骨性平味甘、咸,能益阴润燥;红枣健脾益气;陈皮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诸药合用,更具健脾养阴,生津止渴之功效。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