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也可以吃下去这里有一份最全降脂食

文章来源:感冒_感冒预防_感冒预防与治疗   发布时间:2018-5-16 17:07:48   点击数:
  

▲国外研究发现,每天饮用50~毫升的石榴汁,连续饮用两周,可将氧化过程减缓40%,同时沉积的氧化胆固醇和血脂水平也跟着下降了。

导读最全降脂食物清单:每周吃俩石榴;每天吃3颗核桃;绿豆芽把血脂排出去;洋葱能降低高血脂;苹果能吸收多余血脂;降血脂多吃2种鱼;降血脂吃点杨桃;降血脂吃点金针菇;每天吃3瓣大蒜;做菜时加红曲。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

血液可以说是我们人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旦血液出现问题,相应的疾病就会接踵而来。

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时意外发现高血脂,被升高的数值吓了一跳,如果不引起重视,相当于给自己的身体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引发多种疾病!

血脂破坏性如此之大,是因为它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物质。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可中断血流。这种情况发生在全身各脏器中,会带来不同的病症。

不过,得了高血脂并不意味着没有办法,今天就教您“把吃出来的高血脂,吃回去!”

首先,第一个吃的秘诀就是——

如果高血脂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还是应该听从医嘱服用降血脂的药物。

但是如果高血脂程度较轻,在医生还没有建议服药的情况下,可以多吃一点降血脂的食物。赶紧记住这份《最全降脂食物清单》,或者把这份降脂清单转给家里买菜的人,让全家都健康起来!

最全降脂食物清单

1

每周吃俩石榴

国外研究发现,每天饮用50~毫升的石榴汁,连续饮用两周,可将氧化过程减缓40%,同时沉积的氧化胆固醇和血脂水平也跟着下降了。即使停止食用,这种奇特的效果仍将持续一个月。

而且,石榴在抵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上非同寻常,是一种比红酒、番茄等更有效的抗氧化食物。我们也不必强求天天吃,一周吃上2-3个就行。

2

每天吃3颗核桃

研究发现,每天吃三到五颗核桃最有益健康,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因为核桃富含大量抗氧化剂多酚类物质,能够稳定自由基,降低血脂,预防健康的细胞受到自由基侵害。

3

绿豆芽把血脂排出去

绿豆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降血脂、降胆固醇食物,而在它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六七倍之多。大量维生素C可促进胆固醇排泄,防止其在动脉内壁沉积、降低血脂。

绿豆芽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清除体内垃圾,还可以与食物中的胆固醇相结合,并将其转化为胆酸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4

洋葱能降低高血脂

洋葱是极少数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够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因此既能调节血脂,还有降压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洋葱中含有一种洋葱精油,不仅可降低胆固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5

苹果能吸收多余血脂

苹果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降脂果”,它的降脂作用源于其中丰富的果胶,这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能与胆汁酸结合,像海绵一样吸收多余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帮助其排出体外。

果胶还能与其它降胆固醇的物质,如维生素C、果糖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降血脂功效。此外,苹果分解的乙酸也有利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6

降血脂多吃2种鱼

三文鱼,含有丰富的Ω-3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

鲤鱼,非常值得推荐的降脂食物。鲤鱼虽然脂肪含量较高,但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能帮助排除血管“垃圾”,降低胆固醇。

7

降血脂吃点杨桃

杨桃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成分、胡萝卜素类化合物、糖类、有机酸及维生素B、C等,能减少机体对脂肪的吸收,有降低血脂、胆固醇的作用,对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有预防作用。

同时还可保护肝脏,降低血糖,尤其适合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肥胖的人食用。

8

降血脂吃点金针菇

金针菇是一种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高钾低钠且富含纤维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经常食用金针菇可降低胆固醇,抑制血脂升高,有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非常适合高血脂患者、肥胖者食用。

9

每天吃3瓣大蒜

每天吃3瓣大蒜,持续8周也能使血中“坏胆固醇”浓度下降10%。而且不论是生吃或熟吃,效果都不错。

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等营养成分可缓解血小板凝结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故经常食用大蒜有防治高血脂症、冠心病、高血压的作用。科学家给大蒜的另一个外号是“血管清道夫”,长期吃大蒜的人血管内壁里的沉积比不吃的人要轻很多。

10

做菜时加红曲

自古以来红曲即被中医认为是极珍贵的保健补品。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红曲味甘性温,可以综合调节血脂,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活血化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心肌梗塞、脑血栓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三高患者注意了!这些药物的相互作用是致命的

▲阿司匹林是三高患者最常服用的药物。最新国外研究证明,布洛芬可与阿司匹林竞争性的占据血小板环氧合酶乙酰化位点,影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导读

在中国人中,与三高症相关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7%。作为三高患者,应牢记以下致命的相互作用。

来源:药评中心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在中国人中,与三高症相关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7%。作为三高患者,应牢记以下致命的相互作用。

1

阿司匹林VS.布洛芬

阿司匹林是三高患者最常服用的药物。阿司匹林可使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高危患者的突发病变减少1/4,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1/3,血管性死亡减少1/6。

最新国外研究证明,布洛芬可与阿司匹林竞争性的占据血小板环氧合酶乙酰化位点,影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因此,口服阿司匹林者应尽量避免与布洛芬合用。如果必须合用,至少应在服用阿司匹林30分钟后再服用布洛芬或至少在服用阿司匹林前8小时服用布洛芬。

提示:对乙酰氨基酚对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活性无影响。

2

他汀类降血脂药VS.红霉素、克拉霉素、伊曲康唑

横纹肌溶解伴继发于肌红蛋白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他汀类降血脂药的最严重不良反应,且与他汀类血药浓度高低有关。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和三唑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是已知的肝药酶CYP3A4强抑制剂,可显著提高他汀类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加横纹肌溶解发生率。

提示1:血脂康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洛伐他汀,也应避免与红霉素、克拉霉素、伊曲康唑合用。

提示2: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较少经肝药酶CYP3A4代谢,与红霉素、克拉霉素、伊曲康唑的相互作用无临床意义。

提示3:阿奇霉素对肝药酶无显著影响,与他汀类降脂药的相互作用无临床意义。

3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VS.葡萄柚汁

葡萄柚汁可抑制肠道CYP3A4系统,若与硝苯地平(拜新同)、非洛地平(波依定)、尼群地平(康麦尔)合用,可显著提高三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降压的作用,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以非洛地平为例,在临界性高血压病人中,与水相比,葡萄柚汁使非洛地平的平均生物利用度增加3倍,从而使血压下降,心率增加以及血管扩张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提示1:氨氯地平与葡萄柚汁的相互作用无临床意义。

提示2:经常服用葡萄柚汁者,末次服用后,葡萄柚汁对CYP3A4抑制作用可以持续至少3天。

4

硝苯地平VS.银杏叶制剂

银杏叶制剂对肝药酶CYP3A4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硝苯地平的体内代谢,且随着银杏黄酮量的增加,硝苯地平代谢受抑制程度增强,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临床研究:22名健康受试者先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mg共18d、然后再服用硝苯地平10mg,硝苯地平的血药浓度上升约50%。受试者的头痛、潮红和眩晕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单用硝苯地平受试者且心率加快。

提示:临床常用的银杏叶制剂有银杏叶提取物片、银杏叶软胶囊、银杏叶滴丸、银杏黄酮滴丸等。

5

美托洛尔VS.西咪替丁、环丙沙星、当归、吲哚美辛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给药剂量必须个体化。

西咪替丁、环丙沙星、当归可增加美托洛尔的血药浓度。合用时应密切监测心功能。必要时应调整剂量。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抗高血压作用,已经研究证实的药物吲哚美辛(消炎痛)。

提示:β受体阻滞剂很可能不与舒林酸、双氯芬酸发生相互作用。

6

降血压药VS.麻黄制剂

麻黄的主要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具有兴奋α受体、收缩周围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与降压药合用可产生药理性拮抗作用,使降压作用减弱,疗效降低,甚至使高血压失去控制,严重者可加重高血压病情。

提示:含麻黄的常用中成药包括连花清瘟胶囊,感冒软胶囊,疏风定痛丸,风寒感冒颗粒;半夏糖浆,急支糖浆,复方川贝精胶囊,鹭鸶咳丸,通宣理肺丸;正天丸,人参再造丸,活络丸,鼻炎康片,千柏鼻炎胶囊等。

7

磺酰脲类降血糖药VS.酒精

磺酰脲类降血糖药主要包括: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用药期间应避免摄入酒精或使用含有酒精的药物。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可以减弱患者对酒精的耐受力,而酒精亦可加强其降血糖作用。若与酒精同服时,可以引起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和低血糖。

格列吡嗪、格列齐特:酒精可增强低血糖反应,同时可增加低血糖昏迷发作的风险。若与酒精同服时,亦可引起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和低血糖。

提示:服用其它降血糖药,如二甲双胍、瑞格列奈、罗格列酮等药物期间也不宜饮酒。■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健康时报、药评中心。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







































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hzjdwj.net/zysx/200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