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六大措施预防生猪感冒

文章来源:感冒_感冒预防_感冒预防与治疗   发布时间:2016-11-28 21:44:18   点击数:
    

  

  初秋时节生猪感冒频发养殖户该如何预防

  

  到了秋天这个昼夜温差大季节,容易引发猪的感冒及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对养殖户来说是个大考验。为了保障猪群健康,养殖户需采取以下六项措施预防生猪感冒。

  

  一、防寒防风。由于秋季天气变化无常,要随时注意天气的变化,早晚做好防寒防风工作,门帘、草帘要加以固定,防止冷风侵入。在温度较高的中午要注意通风,随时掌握圈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避免湿度过大,引起猪只皮肤病或关节炎等疾病的产生。

  

  二、分栏管理。由于仔猪怕冷,成猪怕热,所以最好进行分栏管理。仔猪舍内一定要做好舍温调控工作,当舍温低时,仔猪会出现爬卧扎堆现象,要及时做出调整,保持仔猪舍内的温度在29-33摄氏度左右,保持成猪的舍温在19-22摄氏度左右。

  

  三、加强营养。低温天气应适当提高饲料标准,适当增加一些能量饲料、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增加饲料数量。生猪获取充足营养物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四、适当活动。各种动物都需要活动,有利于提高体质,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有条件的,每天让生猪室外活动一次,无法进行室外活动的,应每天喂食前驱赶一次,让生猪在室内进行一定量的活动。

  

  五、合理治疗。生猪感冒了,最初也有打喷嚏、流鼻涕、随后食欲不振、体温升高、拉稀等现象,应尽早治疗。可肌肉注射青霉素,也可在饲料中拌入感冒清、板蓝根等抗感冒药物。

  

  六、隔离消毒。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感冒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和食物传染。一旦发现有猪感冒,一定要隔离饲养,用紫外线、药物等对猪舍严格消毒。病猪吃过剩下的饲料应高温消毒后才可继续饲喂。

  

  猪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技术

  猪水肿病又名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病。是断乳仔猪常见多发病,断乳后1-2周龄多发,发病率较低,呈地方性流行,病死率高(9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通常在脾虚肾亏,三焦气化机能失调的情况下,出现的局部水肿或全身瘫痪为特征的一种症候。

  

  病因:引起本病的病原,一般认为是一种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中毒症。当以下条件存在时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如断奶仔猪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喂方法,断奶方法不当,饲料蛋白质比例水平偏高且过于单纯,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饲喂贪吃过饱等,若硒和VE不足时,会诱导本病发生;猪舍卫生条件差,仔猪缺乏运动,致使猪只体质衰弱,脾气亏虚,三焦失调,则水湿外泄受阻,使水湿泛溢于肌肤,而成水肿、经络麻痹而发病。

  

  症状:本病多突然发病,病初表现轻度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步态不稳、体温一般不升高,偶有个别猪只体温上升;随之可见头面部及眼睑水肿,并出现神经症状,大多行走不稳,摇摆盲目转圈,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二后肢直立,有的卧地不起,四肢划动,似游泳状,口吐白沫,用手触摸猪体,反应敏感,兴奋不安,叫声嘶哑,表现惊厥。本病进程很快,一般均在48小时以内死亡或恢复,大猪病程较长,常可延至5-7天或更长一些时日。致死率达90%。解剖可见猪体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胃壁水肿最为严重。切开胃壁可见增厚和胶冻状,并流出清亮或茶色液体,结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心包和胸腹腔有较多积液,暴露空气则凝成胶冻状。

  

  防治:药物治疗的早期效果较好,后期一般无效。因本病的发生与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息息相关,预防本病必须对哺乳仔猪适时补料,以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切忌突然断乳和更换饲料,饲料营养要全面,饲料中的蛋白质不能过高,断乳后的仔猪切忌饲喂过饱。在缺硒地区,应注意添加硒和维生素E。猪舍保持清洁干燥,定期冲洗消毒,这样才可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聊城双能采暖工程有限公司主营:家禽、畜牧养殖和花卉种植专用热风炉、食用菌专用炉、水风两用炉、粮食药材等烘干型热风炉、木材加工等全自动热风炉。---网址:







































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zjdwj.net/zysx/13698.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