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朋友圈经常看到两类刷屏,一是某某“国学”、“历史”或者“物理化学家”之类的什么“家”力挺中医的推文;另一类就是各种中医黑对中医的质疑,可能原本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出名的人——只是发了一篇黑中医的文章,于是就成了“流量ip”。我朋友圈当中也有一些中医也挺喜欢转发这类文章,转发过程大多是不咸不淡地评论两句结尾也就是了。
仔细思索一下,这两种情况其实对中医本身而言毫无意义,假如力挺中医或者黑中医的都是“很正经的医学家”或者那怕是一些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普通人,那其实都还是值得给予一些回应的。
我觉得如果一个专业人员的情绪很容易因为非专业人员的对本专业的看法所扰动,那可能他还不够专业,下图来自各种媒体曾经热推的文章:《郭德纲:不要用你的业余爱好,挑战我们的专业!》
自从中国相声界出了德云社,中国的相声演员就自觉地分成两种:
一种是德云社的
一种不是德云社的
……
中医则复杂得多,比如有许多中医自称民间中医、经方中医或古中医,就是有很大概率看谁都不顺眼,却又没有郭德纲自立门户的本事。
弱者往往急于给自己贴标签寻找身份认同,真正有深度思考习惯的人大多会在深入了解和实践之后才会得出对事物的结论,此时他往往已经多了许多淡定和从容,对事物的反应也不会偏激。
某群聊天时看到一位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好像是微博上两个V的撕逼话题:
“着凉”到底会不会引起感冒?
这类的问题其实以前有过讨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之迷思——从推拿治牙痛说起;防治感冒的套路
从西医拿感冒毫无办法说起……
透过这个话题反应的是两种治疗疾病的观点,这种观念对人维系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感冒又是普通人最常遇到的健康问题,因此专门开辟一个专题来讲述。
本文的要点是:
1、疾病发生的两种框架——再谈西医为什么治不好感冒
2、“着凉”与“感冒”的定义,基于现代医学常识,着凉是如何引发感冒的?
3、预防感冒的一般方法
自从我开始写这个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