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傍大款!你买到“李鬼”药了吗?
货架上两盒药都叫“前列康”,都有“普乐安片”字样,只是包装略有不同。如果不仔细看盒子下面出品公司这行小字,一般消费者很难区分出来。
近日,康恩贝以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起诉包头中药公司的诉讼案,法院做出判决,认定包头药企一审败诉,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停止销售与“前列康”牌普乐安片相似包装的产品。
小科普
“商品名”是制药企业自己确定,为创造企业的品牌而精心设计的,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产品名称,具有专有性,不得仿用。“商品名”在成为注册商标前,不过是一个药物的另一种通俗或者区别性的叫法,但是通过注册,药品“商品名”变为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商标”,受《商标法》保护,具有排他性。
药品仿冒行业乱象“前列康”牌普乐安片遭仿冒仅是冰山一角。因为拥有较高社会知名度,一些名牌药品纷纷被“盯上”“傍上”,遭到同行企业恶意仿冒,某些企业用混淆视线的方式破坏竞争环境、抢占市场份额。
不少药店存在着鱼目混珠的现象。比如,“”皮炎平变成了“”皮炎平,“慢严舒柠”变成“慢严舒宁”,“润洁”成了“洁润”……“山寨药”傍名牌的现象猖獗,包装外观仿冒现象尤其突出。(竟认不出哪个是真的,细思极恐~~)
(包装相似的感冒灵颗粒)
(包装相似的复方丹参片)
危害利益,更危害健康这种行为从某方面来说这是走捷径,省去品牌建设的前期投入;但也可以说这就是赤裸裸的掠夺,将本该属于别人的市场资源据为己有,而且更恨得是还要打价格战。
当然这不仅涉及药企药品商标侵权问题,更关系到用药安全问题。这类“山寨药”模仿知名药品外包装或药品名称,混迹于一些药店,给人们的安全用药带来潜在的风险。
对于消费者而言,假名牌无疑是利用消费者对行业专业性的不了解而侵犯了其知情权,消费者一旦错误服用,可能延误病情,危及健康。
整治乱象须各方努力药品仿冒傍品牌很好取证侵权,如果起诉,赢面非常大。
康恩贝也一直受到仿冒和假药的困扰。比如普乐安片,是一种治疗药品,很多厂家都可以生产,“前列康”则是只有康恩贝持有的品牌名称,始于年。“前列康”牌普乐安片从品牌到包装都有注册专利,康恩贝是“前列康”品牌的唯一权利人。
在这起判决中:法院认定某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了前列康品牌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就此判决某公司立即停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并停止销售与“前列康”牌普乐安片相似包装的产品。
康恩贝公司表示,不只是前列康牌普乐安片,公司其他产品市场上也多有仿冒,因此公司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商标维权和反不正当竞争上,这次对包头中药胜诉也是一个信号,今后在维权方面会更加坚决。药品假冒问题不仅给患者造成了伤害,也造成了市场混乱。而从市场来看,如果放任假冒药品泛滥,就会冲击正规药企业的经营和创新积极性,导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由中港星企业咨询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我们中港星是一个企业联合体,旗下拥有11家子公司,14家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包括深圳、香港、东莞等地区。主要提供服务包括:海内外公司注册、海内外知识产权服务、财税服务、金融服务、创客融资。
(点击右上角···按钮,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赞赏
长按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