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小宝安全的躲过了冬天,也安安全全的避过了春天,本来以为到了夏天终于可以不用那么“提心吊胆”的带娃了,谁知道那么热的夏天,宝宝却感冒了!
炎热的夏天,突如其来的感冒让宝妈们都手忙脚乱。看着宝宝每天难受、哭闹,自己也被弄得焦头烂额的...
为什么夏天
宝宝反而更容易感冒?
宝宝自身内在因素——抵抗力下降婴幼儿的自身免疫力尚未完善导致其容易患感冒。母亲体内的免疫球蛋白IgA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故胎儿、新生儿血清中无IgA,在1岁时才为成人的13%,以后逐渐增加。免疫球蛋白IgG、IgM虽然可以通过胎盘由母亲传递给胎儿,但在宝宝出生后5-6月基本消耗尽,其自身产生IgG、IgM的能力尚低,因此宝宝生后5~6月后血中IgG、IgM水平较低。分泌型IgA、IgG、IgM具有保护呼吸道粘膜免受病毒或细菌感染的作用,由于婴幼儿的呼吸道粘膜缺乏这些免疫球蛋白,致使病原体易在呼吸道粘膜繁殖,因此婴幼儿呼吸道炎症较多,易患感冒。
外在因素——病毒、细菌感染等各种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尤以病毒为多见,约占原发性感染的90%以上。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机侵入,并发较严重的细菌感染。
外在因素——环境改变环境因素导致儿童机体抵抗力下降常常是感冒的诱因。在高温季节,孩子的衣着单薄,汗腺敞开。如果突然进入有空调的室内或车内,会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交感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导致腹痛腹泻、鼻塞、咽喉痛等症状。
夏季感冒多是与秋冬季节风寒感冒不同的风热感冒,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夏季感冒属于暑湿感冒,俗称热伤风。
风热感冒症状较轻的仅有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清涕、打喷嚏,轻度咳嗽,3-4天内就可痊愈。如果涉及到咽部,多有发热,咽痛,扁桃腺肿痛。发热大多持续2-3天。症状较重,有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食欲减退、频繁咳嗽,咽部充血、疱疹和溃疡,扁桃腺渗出,咽痛明显等症状。
其他季节的感冒主要是以感受了寒邪为主的感冒,而夏季感冒通常是体内存有内热,然后又感受了风邪的感冒,所以多有暑湿的情况。热伤风的内因包括太热,消耗大、天气热睡不好、嗓子痛什么也吃不了、活动少等。外因包括过食冷饮、空调温度过低、睡觉不盖被子、长时间吹风扇等。
怎样判断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风热感冒—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风寒感冒—清稀的痰风热感冒—稠浊的痰
风寒感冒—清涕风热感冒—黄涕
注意,有时候,一开始是清鼻涕,后来成了黄鼻涕了,说明孩子有炎症了。家长们可以根据以上症状判断宝宝到底是哪一种感冒。
怎样护理热伤风的宝宝?
预防宝宝夏季感冒
妈妈们应该怎么做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夏天气温较高,发烧后体温不易发散,所以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室温,切忌在发热时“捂汗”,儿童汗腺不发达,“捂汗”完全达不到出汗的目的,反而会把宝宝给热坏了,甚至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在盛夏时,可适当开启空调降温,但室温要控制在26-28℃。另外,空调房要注意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拥堵、密封的空间往往给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创造良机,因此,只要不是雾霾天气,每天都要通风换气,并定期清洗空调,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2、控制体温
由于夏天气温较高,有时孩子会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高热,为避免孩子出现高热惊厥,当孩子的体温超过38.5℃时,要及时进行退热处理,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或布洛芬(美林),应注意同种药物使用间隔一般为4~6小时且一天不宜使用超过4次。或者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擦拭的部位主要为各个大血管最靠近体表的位置:颈部、躯干、腹股沟、腋下、肘部、腘窝(膝盖后方)等。
3、注意补水,清淡饮食
孩子患热伤风后,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给孩子补水,不管是母乳还是牛奶,或者是果汁和开水,只要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就可以。蔬菜水果多一点,可以吃一些鱼类、鸡肉类,注意多喝水,保持大便的通畅。
4、对症处理
如果宝宝咳嗽喉咙红肿发炎轻,可以让宝宝喝冰糖川贝炖梨、盐蒸橙子等,咳嗽会慢慢减轻的。感冒起来鼻塞是最难受的了,缓解宝宝感冒鼻塞的情况可以用热蒸汽熏以及按摩的办法。准备一碗温度在50度左右的热水,然后让鼻子与热水瓶保持适当距离,让蒸汽灌到鼻孔里。用拇指和食指指腹轻轻的从上到下按摩宝宝的鼻翼,每天坚持按摩几次,或者用拇指指肚和中指指肚直接捏鼻孔上方,也能减轻鼻塞症状。
5、咳嗽高烧要及时就医
轻度感冒可以让宝宝自身免疫力配合休息饮食将其击退。但如果反复高热不退超过3天以上,且伴有寒颤、头痛甚至惊厥等,反复咳嗽超过5天医院就诊。
宝宝生病,妈妈更难受!
但是千万不要慌不择路、乱用方法,导致宝宝的病情加重哦~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