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医感冒,风寒or风热能分清吗

文章来源:感冒_感冒预防_感冒预防与治疗   发布时间:2017-6-13 18:04:50   点击数:
     生活中,亲们可能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同样一种感冒药,一部分人吃了以后效果很好,一部分人吃了以后反而会加重感冒。为什么呢?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说说治疗感冒需辩证那些事儿。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从中医的角度,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用药和食疗方法差别很大,但也不是泾渭分明,需动态观察。起因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风热感冒:多属阳明经症。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症状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风热感冒: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疗原则   风寒感冒:以辛温解表为主。   风热感冒:以辛凉解表为主。用药   风寒感冒: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风热感冒: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常用中成药   感冒清热颗粒(感冒冲剂):用于风寒感冒,有疏风散寒和解表清热的作用。   感冒软胶:用于风寒感冒,有散风解热的作用。   银翘解毒颗粒:用于风热感冒,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用于风热感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板蓝根冲剂:用于病毒性感冒(流感),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注意风寒感冒不宜使用。   清开灵颗粒:用于病毒性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的高热不退等。   以上中成药要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有无慢性病等情况,遵照医嘱服用。食疗方法风寒感冒验方:   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风热感冒验方:   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警惕互相转化,需动态观察   两种类型的感冒症状看上去似乎是泾渭分明,其实具体到真实的个体,寒证、热证都是机体对于疾病的正常反应,联系起来看待,寒热之间存在着动态变化的关系。中医治疗讲究辨证用药,所依据的就是动态的眼光观察病情,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药物。   感冒初期一般症状较轻,多由感受风寒引起。   如果身体素质好,抵抗力强,机体能够很好的对抗致病因子,那么,感冒就停留在风寒症状,此时服用些药物,有些人甚至不用服药就可痊愈。   如果致病因子很强,或者机体抵抗力差,体质差,那么,感冒病情会很快进展,出现风热感冒的症状。例如,儿童、老年人体质较弱,一旦感冒往往风寒症状很快就转为风热症状,在转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寒热夹杂的症状,不再是单纯的风寒或是风热。典型的风热感冒也会由于再次感受寒凉而出现某些寒证。大椎穴治感冒风寒风热都管用   无论温阳散寒还是解表清热,都可以用到人体自有的“感冒药”——大椎穴。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而手足三阳经,都汇聚到督脉的大椎上,因此大椎又被称为“阳中之阳”,只要给大椎适当的刺激,就可以振奋阳气,祛邪防病,使人精神抖擞。   治疗风寒感冒:温阳散寒,采取温热的刺激方法,最简便的是把两手掌心搓热,然后按在脖颈大椎的位置,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用艾灸大椎的方法或者用毛巾热敷,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对着大椎连续冲五六分钟。   治疗风热感冒:解表清热,刺血拔罐。刺血拔罐属于清泻的方法,可以清泻阳邪,相对于擦热、温灸这些缓和、温补的刺激方式,属于强刺激。   快速取穴:坐位,在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即为第七颈椎,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本穴,按压有酸胀感。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zjdwj.net/gmzz/17995.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