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穴位告诉你预防和治疗春季感冒

文章来源:感冒_感冒预防_感冒预防与治疗   发布时间:2016-11-3 15:46:26   点击数:
  四个穴位告诉你预防和治疗春季感冒

冬末春初正是温度变化较大、容易感冒的季节,其多与气温变化大、病菌传播快、没有注意保暖有关。而感冒带来的威胁,除了发烧流涕外,还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如气管炎、支气管炎等。更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如肺炎、心肌炎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们人体哪些穴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和认识春季感冒!风寒感冒一般都是由于吹风受凉引起的,典型的症状包括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怕冷、轻微发烧、头痛、颈项发紧、无汗等。鼻为肺之窍,受凉流清涕是卫气不足的表现,同时也多为风寒感冒初起时的首要症状之一。其症要点为“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肌表失于卫阳温煦而寒,因而怕冷恶寒重;寒性收引凝滞,因而人体腠理闭塞而无汗、颈项发紧、周身疼痛、气血运行不畅。治疗的时候当温阳散寒,也就是把皮肤表面瘀积的寒气、邪气发散出去。风热感冒是由于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导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所以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闷热,室内又较为凉爽,室内室外温差较大,也容易患病。从症状上,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很容易区分,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发高烧、鼻流黄涕、咳嗽、痰黏或黄、怕热、有汗、咽喉红肿疼痛等。其症要点为“热”。邪热伤人,多见高烧;肺失清肃,则流黄鼻涕,其经脉循行所经的肺系(咽喉)见肿痛。因此治疗的时候要解表清热。---------?---------既治风寒又治风热——大椎穴:坐位,在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即为第七颈椎,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本穴,按压有酸胀感。: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而手足三阳经,都汇聚到督脉的大椎上,因此大椎又被称为“阳中之阳”,只要给大椎适当的刺激,就可以振奋阳气,祛邪防病,使人精神抖擞。风池穴该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耳聋、颈项强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疟疾、瘿气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祛风清热,活络消肿该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足三里穴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凸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凸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此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肌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医院针灸三科,医院五楼针灸三科!如您有什么健康问题咨询可拨打焦主任







































白癜风能治好了吗
哈尔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zjdwj.net/gmzz/1311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