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相关内容摘自《中医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常规》,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诊断1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咽喉痒或痛、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2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常因骤变而发病。
3一般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
辨证论治1风寒束表
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例方: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
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例方:银翘散。
3暑湿感冒
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例方:新加香薷饮。
4虚体感冒
1气虚感冒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法:益气解表例方:参苏饮。
2阴虚感冒
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解表。例方:加减葳蕤汤。
其他疗法1
中成药
1.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2.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3.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4.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外治疗法
1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2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适用于风寒证。
治法改进 感冒轻证,或初起偏寒偏热俱不明显,仅稍有恶风、微热、头胀、鼻塞者,可予辛凉轻剂,疏风解表,药用桑叶、薄荷、防风、荆芥等微辛轻清透邪。咽痒咳嗽者,酌配前胡、牛蒡子、贝母、橘红、桔梗、甘草等清宣肺气。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