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一点点变冷
到了北方人嘚瑟,南方人哆嗦的季节了
南北大战都这么久了
说到底南北方最大的不同就是冬天
北方集体供暖
南方独自寒冷
但北方人也不要觉得这样就可以
毫无顾忌在温暖的室内一直蹦跶了
你们听说过“暖气病”吗?
暖气病:天气变冷,各地开始供暖,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干燥,会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导致人们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这些症状医学上称为“暖气病”。
暖气病对身体造成的损害
呼吸道疾病
进入冬季,气温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室内活动,开窗通风换气的次数和时间减少,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冬季空气本来干燥,再加上供暖,好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等症状,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被削弱,很容易引发感冒。
预防建议:冬季气候寒冷,无论成人或孩子,都要做好保暖。有暖气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另外,冬季也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抵抗力。体弱的老人或儿童可通过注射流感疫苗来预防。生活上,要保持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均衡饮食。
*欧意感冒清热软胶囊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皮肤瘙痒症
天气寒冷、干燥,空气湿度也随之下降,会使得皮肤表面的水分减少,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变得干燥,皮肤的屏障功能下降,容易出现皲裂、脱屑、瘙痒、皱纹加重,皮肤敏感发红等现象。此外,洗澡也应慎选沐浴露,因为强碱性的沐浴露将皮肤上具有保护作用的油脂洗掉,导致皮肤蓄水功能下降,水分流失加剧,引发干燥瘙痒。
预防建议:要预防皮肤干燥,面部清洁时宜选择温和保湿效果强的无泡沫型洗面奶。清洁时还要注意水温,秋冬最好用20℃左右的温水洗脸,过热的水温会带走皮肤上的天然油脂,令皮肤变得干燥。洗澡时避免使用清洁力度太强的产品。洗完澡之后,可涂抹滋润型身体乳,保持身体肌肤水润感。
心脑血管病
心血管系统负责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室内温度过高会“抢走”人体的水分,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压下降,进而引起某些心血管系统疾病。同时,暖气过热会使室内和室外温差过大,进而导致血压波动较大,使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
预防建议: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做好保暖的同时,在没有雾霾的情况下要注意通风,增加户外活动。
如果同时出现以下症状中任意5条
那“暖气病”可能已经找上门了:
1.出现感冒症状;
2.情绪莫名焦躁;
3.食欲不振;
4.鼻咽干燥;
5.皮肤发紧、瘙痒;
6.头晕眼花、胸闷;
7.有胃肠道溃疡病史的患者,此时易复发相关症状;
8.血黏度增高、血压改变;
9.身体软弱无力;
10.出虚汗。
还不赶紧自查一下
你有暖气病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