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小学生跟好朋友说,她最近很烦,因为有男同学向她表示好感,她不想让老师、家长知道,也不想伤害那名男同学,所以不知道怎么办好,很纠结。
“可以去学校心理室咨询啊!”偶然获悉此事后,有人这样建议她。“才不要呢!有病的才去心理室呢!”没想到她反应很激烈。
学生:
大部分不愿去心理室
因为对心理咨询存在偏见和误解,孩子们遇到问题或困惑,极少主动去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在大部分小学生心里,都不愿去心理室,认为那是一个特殊的所在,去那里的都是有问题的,会被同学瞧不起。
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平均每月接待的学生只有2、3名,有的甚至“一个学期也就几个人”,其中还大都是被班主任帮忙预约的。
“很多学生对心理咨询仍存有偏见和神秘感,一部分学生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寻求心理帮助,一部分学生因害怕同学说自己心理变态而不敢进心理咨询室。”对此,江华小学副校长黄佩华说。
心理医生:孩子心情也会“感冒”也要治
“孩子们的观念要逐渐扭转。”对此,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医院心理科主任许律琴表示,其实我们的心理或者说心情也会“感冒”,也需要看医生,需要治疗。“孩子们不要把心理问题看得像洪水猛兽,其实偶尔的心理问题就像‘感冒’一样普通平常,治疗一下就好了。”
所以,大家的观念要转变。遇到什么想不开的、烦心的、自己无法排解的心理问题,都可以去找心理老师倾诉,老师会替你保密,而且给你建议和指导,会向大朋友一样帮助你、开导你。
此外,社会和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利用好玩有趣的游戏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吸引大家参与,逐渐转变对心理室的抵触情绪。比如,今年5月开始,每个周三、周五,恒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都会进驻发展小学的心理咨询室,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教师及家长,并通过有趣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辅导。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