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反复发作怎么办小儿推拿手法治疗

文章来源:感冒_感冒预防_感冒预防与治疗   发布时间:2018-3-24 16:15:41   点击数:
  

天气忽冷忽热,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

今天说说小儿推拿治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一年四季随着气候的变化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凡感受外邪,轻浅在表而无流行的,与今日普通感冒相似;或病情较重有流行趋势的,称为重伤风,与今日流行性感冒相似。

临床以发热恶风畏寒、咳嗽流涕、喷嚏为主要症状。

现代医学称感冒为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扁桃体及喉部的感染,70%~80%是由病毒引起。

感冒一般预后良好,但婴幼儿的病程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果向下或邻近器官蔓延,可能会发生支气管炎、急性中耳炎、颈淋巴结炎及咽后壁脓肿、病毒性心肌炎等常见疾病。

小儿感受外邪后

容易化热伤阴,风热相搏,肝风内动,而致惊风;感冒热盛,灼液成痰,痰热闭肺,而致痰喘;内伤饮食,复感外邪,或感冒之后,伤及脾胃,而挟食滞(积食)。所以小儿感冒还可能导致挟惊(惊风)、挟痰(痰喘)、挟食滞(积食)。

风寒感冒

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鼻涕,头疼身痛,咳嗽有痰,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脉浮紧。

风热感冒

表现为:发热较重,恶寒轻,有汗,鼻塞,流黄鼻涕,咽红肿,咳痰黄绸,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红,脉浮数。

挟食滞(积食)表现为:食欲减退,胸腹胀满或呕吐酸腐,大便腥臭,舌苔黄厚腻,脉浮数有力。

挟惊(惊风)表现为:发热汗出不畅,面红耳赤,烦躁不安,肉瞤指动(体表筋肉,不自主的跳动)

挟痰(痰喘)表现为:咳嗽痰多,鼻煽气急(唿吸急促而鼻翼煽动)

宝宝难受!宝宝想哭!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感冒常见的儿推手法: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拿风池。

取穴: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开天门(50次)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烦躁不安等症状,起到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的作用。

取穴: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眉毛上)

推坎宫(50次)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近视、斜视等症状,起到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取穴: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向后一寸(眉外后方凹陷中)

揉太阳(50次)可用于外感表证、感冒、发热、头痛、屈光不正、口眼歪斜、弱视等症状,起到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取穴:两鼻孔下缘

推法:用食、中两指指端在小儿两鼻孔下缘揉动

黄蜂入洞(次)可用于发热无汗等症状,起到通窍发汗的作用。

取穴:在项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

拿风池(10-15次)可用于头痛,发热,头晕目眩,眼红肿痛,鼻炎,耳鸣,项背部僵痛等症状,起到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

偏寒的宝宝可以增加:推三关、掐二扇门。

偏热的宝宝可以增加:清天河水、揉小天心。

挟惊的宝宝可以增加:揉小天心。

挟食滞的宝宝可以增加:揉板门。

挟痰的宝宝可以增加:揉膻中、揉乳根、揉乳旁。

小儿推拿手法最好能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正规系统地学习!

想学习小儿推拿的朋友看过来喽!

萧报传媒第二期小儿推拿班招生啦!

重点内容:

小儿推拿基本知识

中医儿科基本知识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常见病推拿手法(妈妈班:7种;专项班:20余种)

小儿日常保健(四套手法)

实操特色

案例分析+小儿真人示范+学员分组练习

培训费用

妈妈班:元(双休天学习)

专项班:元(7天,双休加晚上学习,合格后申领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颁发的中医医药行业专业技术证书。

学员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两份

2、4张二寸蓝底照片

3、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

报名方式

报名(







































白殿风用醋
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hzjdwj.net/gmzc/19666.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