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权健推荐关于风寒感冒推

文章来源:感冒_感冒预防_感冒预防与治疗   发布时间:2017-6-15 17:07:54   点击数: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疗。预防措施为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临床表现

  1.后脑强痛

  即头后部疼痛,连带颈部转动不灵活。

  2.怕寒怕风

  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

  3.流清涕

  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施治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需要发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加盖厚被、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

  1.传统方剂

  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总的治疗原则是: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2.治风寒感冒便方

  (1)组方薄荷、大蒜、生姜各等份。用法:将各药共捣烂如膏,取适量敷于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1天换药1次。敷药后可吃热粥,经助药力,得微汗出则佳。

  (2)组方葱白3根,白酒、小米适量。用法:加水适量煮粥,热服取汗。

  (3)组方葱头3个。用法:葱头煎汤,临睡时热水烫脚,再趁热服葱头汤。服后盖被,汗出则佳。

  3.风寒感冒食疗

  (1)姜丝萝卜汤①配方生姜25克,萝卜50克。②制法生姜切丝,萝卜切片,两者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再加入红糖适置,稍煮1~2分钟即可。③功效祛风散寒解表。④用法每日1次,热服。

  (2)葱豉汤①配方葱白2根,豆豉10克。②制法用水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钟,之后加入葱白、调料出锅。③功效解表散寒。④用法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取汗。

  (3)香菜葱白汤:①配方香菜15克,葱白15根,生姜9克。②制法将香菜、葱白、生姜分别洗净,切碎共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去渣取汁饮服即可。③功效发表散寒。④用法每日2次,连服2~3日。

  (4)姜糖饮①配方生姜10克,红糖15克。②制法生姜切丝,以沸水冲泡,加盖约5分钟,再调入红糖。③功效疏散风寒,和胃健中。④用法每日1次,趁热顿服。服后盖被睡卧取汗。

  (5)苍耳鸡蛋①配方鸡蛋1个,苍耳子6克。②制法将苍耳子去刺炒黄,研成细末,加入鸡蛋中打成蛋浆,炒熟。③功效散风止痛。④用法每日1次,趁热食用。连服3日。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1)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2)流浓涕,通常黄色。

  (3)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4)便秘。

  (5)身热、口渴、心烦。

  (6)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为快。

  2.小儿风热感冒症状

  小儿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怕冷怕风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黏稠黄痰,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干或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诊断

  风热外感,多发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闷热,室内又较为凉爽,室内室外温度不定,也易患病。风热感冒系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而出现的证候。

  1.主症

  (1)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头痛身楚;

  (2)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

  2.次症

  微汗,口干渴,咳痰黄稠。

  3.舌脉象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具备主症(1)及次证,或主症(2)及次症,并见典型舌脉象者,即可诊断为风热感冒。

  辨证施治

  证候: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则:风热感冒的治疗,主要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为主。

  1.主方

  银翘散。方药: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2.治风热感冒的三汤

  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加重、头痛、咽喉红肿干涩疼痛、鼻塞涕黄,咳嗽痰黏或黄,且口渴喜饮,怕风。对镜可观察到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还可能加重头面部痤疮、便秘等。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1)薄荷粥(选自《送余录》)

  薄荷煎取药汁候凉,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汁及适量冰糖。稍温即服,得汗最佳。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护胃作用。此汤饮对新感风热者最适宜。

  (2)桑菊薄荷饮

  桑叶、菊花、薄荷、苦竹叶、蜂蜜少许,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桑叶清肺热;菊花疏散风热,明目平肝;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能迅速解除发热头痛等症状。有高血压或头痛、目糊之患者也较为适宜。

  (3)贝母沙参蒸雪梨

  将雪梨1个去皮去核,把贝母、沙参、薄荷及冰糖适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内加水蒸熟,早晚分食,连吃数日。此汤润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儿童感冒后热病伤阴引起咽干咳嗽、肺热痰黄,或津伤口渴、大便燥结等症。

  3.风热感冒中成药制剂

  (1)抗病毒口服液

  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2)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3)银翘解毒片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鼓、牛蒡厂(炒)、桔梗、淡竹叶、甘草。辅料为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滑厂粉、薄膜包衣预混剂。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4)牛黄解毒片

  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及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5)防感宝贝

  成分:乳清蛋白、乳铁蛋白。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支气管炎等细菌病毒感染疾病。

  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

  (1)风池、大椎、合谷先针风池,针感应向后头颞部散射,后针其他各穴,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鼻塞重加迎香、上星;头痛加太阳、印堂;咽痛加刺少商放血;咳嗽加风门、肺俞。

  (2)少商、中商、老商均用三棱针微刺出血。咽痛加天突、合谷;头痛加太阳;咳嗽加身柱;鼻塞加迎香。均用毫针中等刺激,徐徐提插,短促行针。

  (3)少商、太阳、肺俞、大椎、手太阴肺经取消毒三棱针,在少商、太阳穴局部消毒后,点刺出血。在肺俞、大椎穴处,以投火法拔罐15分钟。用梅花针对手太阴肺经循行沿线叩刺出血。

  (4)大椎、然谷局部皮肤消毒后,以消毒大头针在大椎穴处挑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引。再以消毒三棱针在然谷穴点刺出血。

  2.指针疗法

  取穴:太阳、攒竹、风池、风府、肺俞。手法:平补平泻,即用拇指尖点动5次,揉动5次,再点动5次,再揉动5次。各穴均用此法。

  3.梅花针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合谷、曲池,以及胸背部、后颈部。头痛加太阳;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太渊、颌下。手法:用梅花针中度或较重刺激,一日治疗2~3次。

  4.按摩疗法

  (1)推按正顶法

  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医者站其对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两眉中间之印堂穴处,用拇指腹面沿头正中线向上直推至百会穴,复用按法点按,然后继续向后头推动直至枕骨上之风府穴,并用按法点按风府。如此反复操作3~5次。

  (2)推偏顶法

  病人坐位或卧位,医者先用一只手固定病人头部,另一只手从眉外端之太阳穴,经耳轮上方、耳后推移至风池穴,改用揉法点按风池穴,待局部产生麻胀后,用手指轻轻揉动按压点。如此反复操作2~3次。

  (3)推揉脊背法

  病人俯卧,双上肢弯曲抱于胸前,自然呼吸,医者站于病人头前侧,双拇指分别置于病人颈椎两侧,治脊椎两旁的足太阳经脉,从颈椎至臀部,自上而下作直线推动,同时辅以顺时针方向的揉动。如此反复操作2~3次。

  (4)点按肩胛法

  病人侧卧或站立,医者坐或站其后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肩胛骨缝隙外,其余四指分别握定肩上部和肩胛骨下缘,两拇指自大椎穴,沿肩胛缝向下点按,至肩胛骨下缘为止,点按时嘱病人轻轻咳嗽。此法反复操作2~3次后,改用手掌于点按过的部位进行推动,自上而下反复3~5次。

  5.自我按摩疗法

  (1)揉印堂

  以拇指腹面放于印堂,揉按20~30次。

  (2)揉太阳

  以两手拇指或中、示指各按同侧太阳穴,各向内揉按10~20次。

  (3)揉按迎香

  两手中指或示指腹面各按同侧迎香穴,同时向内揉按20~30次,然后向上推抹20~30次。

  (4)按揉风池

  两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风池穴,由轻而重地向外揉按20~30次。

  (5)拿按合谷

  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合谷穴,其示指按掌面相应部位,由轻渐重对拿20~30次(孕妇禁用)。

  (6)点按大椎

  用中指点按大椎穴20~30次。

  (7)拿按曲池

  一手拇指按在另一侧的曲池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肘下,由轻渐重按拿30~40次。

  以上穴位,可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应用,每日施行2~3次。

  6.熏洗疗法

  (1)熏吸法

  黄柏、防风。置黄柏、防风于砂锅内,加水1毫升,煎成毫升,用药液蒸气熏颈部两侧及天突穴、风池穴。每次20分钟。同时吸入蒸气10分钟,每日1次。

  (2)擦洗法

  大葱白、薄荷叶、黄酒。将大葱放碗内,加入温开水半茶杯捣汁,再将黄酒炖开,冲薄荷叶,1~2分钟后,倒出黄酒(薄荷叶不用),连同葱汁和匀。取毛巾蘸汁,擦两太阳穴、两肘弯、两手心、两腋窝、两足心、尾闾骨旁及前后胸肋骨间。擦时要用力均匀,轻重适度。

  (3)洗沐法

  冬桑叶、黄菊花、黑山栀、独活、天麻、薄荷汤为丸,热水毫升化开洗头。

1分钟入驻,让客户主动找上门!有了它,从此人脉无忧,一心做好服务,腾飞你的事业







































北京白癜风康复中心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zjdwj.net/gmzc/1804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