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碰到小朋友流鼻涕的,家长看到后就惊慌不已,认为孩子很快就要大病来临,其实不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对鼻涕的认识。
小儿流鼻涕基本分清鼻涕、白粘鼻涕、黄鼻涕三种。流鼻涕因为寒气侵肺,导致人体自我防御的一种现象,鼻涕和汗、眼泪一样是调节体内寒热的一种方式。小儿气道短,更容易做出流鼻涕的反应,正常的。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流鼻涕反而是好现象,如风寒感冒,此时能流鼻涕,说明病在好转,正在往外排寒气呢。要注意的是,流鼻涕是非常正常的反应,不能一看见就用药,更不能用西药类的感冒药,那些药只是抑制人体流鼻涕的功能,并不能排除问题,长此以往,寒气聚集体内,会不断的聚集,越来越弱。
流鼻涕的几个原因:1、小儿哭闹、情志悲哀会侵犯肺气(悲伤肺),导致流鼻涕,此时不用管,多喝水就可以。
2、遇风寒,寒气初入,会出现打喷嚏流清鼻涕,如果刚开始,立刻大量喝热水或搓擦肺腧,增强身体御寒能力即可。如果时间长了,或寒气已经闭塞毛孔,汗不能出,只流鼻涕,此时可以用姜、葱白、桂皮等热性食物煮水,产热发汗,去除寒气。
3、鼻涕长时间流淌会导致伤津,或为内热体质,鼻涕会逐步变粘稠,此时多喝温热开水。
4、鼻涕变黄,使用温热药过头、病的时间过久,入里化热了、病后阴虚导致虚火上浮,就会出现黄鼻涕。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程度,逐级使用白开水、菊花水、金银花水调整。另外多吃生津食物。
单纯的流鼻涕不是病,不要见到了就随意用药,特别是西药。单纯的流鼻涕,推拿最管用,一两次就会好,寒则热之嘛,用温阳的方法就可以了。如一窝蜂、二扇门、阳池、三关、平肝、清肺等。如果有其他症状合并,在没有小儿推拿的地方,可以适当用药,尽量要用辅助身体的方式治疗。
平时养成经常用冷水洗脸的习惯,能增强抵抗寒气的能力。??
多数情况下,小儿过敏的流鼻涕属于误诊,因为小儿先天稚嫩,接触外界刺激有所反映都属正常。所谓过敏的流鼻涕,多数因为感冒流鼻涕之初没有用合理的方式帮助人体抵抗外邪,只是简单压制病情,导致人体控制机制失调,流鼻涕不断。应该做的,一方面是根据情况,清除外邪,如寒邪必须清除,热邪必须调整,然后用开窍的方法让鼻子畅通,可以采用开天门,推坎宫。揉迎香,揉耳后高骨等方法。也可以用辛荑水熏或饮用。
还有因久病或风寒侵袭导致气虚不摄液,这时候用补脾、补肺、外劳、二马等穴位就可,也可以用黄芪泡水补气,或用成药玉屏风散。这对于夏天被空调吹感冒而严重流鼻涕、流冷汗的情况比较有效。关键一点还是脾胃,脾胃好了,不管碰到什么病,用药或食疗都能很快得到效果。毕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肺也会排发出体内的湿气,是通过鼻腔和皮肤排出体外来完成的,所以若机体受到冷热刺激,都会导致流鼻涕。多数情况热邪不会流鼻涕,因为津液在身体里就被消耗了,但着凉就会流清鼻涕,在感冒快好的时候会有变化。一种是白粘鼻涕,一方面说明身体水分缺乏,一方面体内热气正在上升,寒气即将排完,这时候多喝热水就好。还有就是用药或寒邪入里化热,导致津液在流出之前已经被蒸热,所以会变黄鼻涕,这时候说明内热太高。所以在感冒的整个过程中,要根据情况用穴,而不是一组方子用到底。
还有一种情况鼻子受凉气收缩,导致津液不出,一旦遇热鼻窍打开,被冷凝的鼻涕就流出来,这种情况冬天最为明显,在室外不流鼻涕,一进屋就会清鼻涕不断。感受热邪也会流鼻涕,热邪伤肺,蒸腾津液,在没有排出体外前,已经被大量消耗,等到鼻腔,已经变成黄鼻涕。还有就是肺热,但体内津液充分,稍微外感寒邪,就凝结成鼻涕,因为津液已经在体内变得很热,流动缓慢,就会造成鼻塞,这种情况早上发生比较多。很多家长会说,早晨醒来就会流鼻涕,鼻塞。咳嗽,其实都是这么引起的。
流鼻涕的原因很多,但都不用担心,多数情况下不要用药,推拿配合多喝热水,保证身体津液充足,机体就能自己调节好。因此在临床中,可以根据清黄粘三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推拿方法就可以治愈。
赞赏
长按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