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2岁,战士
发热偏头痛5天
年1月10日就诊。患者因汗出当风出现低热,畏寒,鼻塞,尤其头痛厉害。头痛部位为左侧,伴耳闷塞感。自行服用“白加黑”三天,勉力到户外打篮球一场。9日畏寒加剧,左侧头痛如裂,头汗淋漓,头部特别怕风以棉衣绒领护之。服用“感冒药”无效。
木火之形。气粗音浊。急性痛苦面容。
体温37℃,血压/75mmHg。淡红舌,薄白苔。脉弦。纳差,口中无味。大便每日一行,小便黄而稍少。平素性情急躁。
以下是群内医生们的辨证
“肝阳上亢”
“风热表证”
“热证”
“风寒表证”
“虚寒证”
“鼻渊”
太阳表证未解兼见邪结胁下
方用柴胡桂枝汤:柴胡8克,黄芩8克,半夏8克,党参8克,生姜2片,甘草6克,桂枝8克,白芍8克,大枣5枚。
二诊(1月11日),已不畏寒。感觉气血上涌,巅顶疼痛厉害。脉弦。
辩证:表症己解,肝热头痛,邪居少阳。
处以小柴胡汤:柴胡8克,黄芩8克,半夏8克,党参8克,生姜2片,甘草6克,大枣5枚。二剂。
三诊(1月13日),已无前日气血上涌感。食欲改善。有多量脓性鼻涕。但仍头痛,且呈现明显时间特点,从上午7点开始,9点钟前后最痛,以后渐轻,11点钟左右消失。头痛部位以前额为剧。
辩证:阳明经头痛。
处以调胃承气汤:大黄6克,芒硝10克,甘草5克。因患者大便素来易动之故,嘱少少服用,腹中气动则止。一剂未已,诸症悉愈。小心调养数日以收全功。
初诊患者发热,鼻塞,畏寒汗出,偏头痛。《伤寒论》第3条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恶寒与否,是表证有无的标志。《伤寒论》第12条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外邪袭表,阳气趋外而发热;营气内孤故汗出;肺气不利故鼻塞。桂枝汤以桂枝发汗,祛风,解肌;芍药和营;生姜散寒;大枣,甘草补津液,和诸药。同时患者还有纳差,小便不利等初诊表现,《伤寒论》第96条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邪结胁下,迫于胃,胃气不和故不纳;气机郁滞,水气内停故小便不利。第条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方中柴胡清肝,开结,宣发;黄芩清上焦气分热;半夏开结下气;党参少量以扶正,强化与邪相争之力;生姜,大枣健脾胃;甘草缓急并调和诸药。柴胡桂枝汤取桂枝汤与小柴胡汤各半,一则解表,二则宣发,枢转深入之邪。
另外,《素问》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指的是人体气血阴阳循行的通道,木气左升,金气右降。该患者左侧头痛是肝火素旺体质为外邪所激所发生的独特反应。次诊巅痛。《灵枢》曰:”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素问》曰:“肝热病者,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故辩证该患者肝热头痛。以《伤寒论》第条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少阳之火,温煦长养,疏泄条达。少火逆壅于上,则症见头痛。方用小柴胡汤,疏泄郁火,宣调气机。三诊清涕变脓涕,反映了里热渐盛。患者前额疼痛,《灵枢》曰”足阳明之脉,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故前额为阳明经所属。头痛于每日上午7至11时发作,根据经络运行的时间规律,胃脾经气旺于此时。故疼痛与胃脾经气有关。头汗出,痛不解,《伤寒论》第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方中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芒硝主五脏积热;甘草调胃和中,缓硝黄之峻。少少服用,清胃热降胃气。胃气以降为顺。邪热既清,气血升降出入流畅,病症得愈。
病例来源-《医学信息旬刊》
医客为广大中医谋福音啦!医客练功房专为中医科医生开通“中医科练功房”啦,加入练功房学习精华病例,每天2小时,临床长见识!
如何加入即刻添加易可为好友(医客号:),加入中医科练功房。每晚19:00~21:00,群主会组织全国的中医同胞们一起讨论精华病例,一起交流成长。
如何添加易可为好友①登录医客APP,进入医客圈
②点击右上角“添加好友”
③在搜索栏输入“易可”,或填写““
④发送验证消息“中医”,易可会尽快验证通过的哦
参与讨论获积分拿大奖中医科练功房为积分制,参与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可兑换以下礼品:
①《思考中医》:积分
②派克钢笔:积分
③3M听诊器:积分
不要忘记过来聊病例、修学分、领好书哦!赶紧去加易可(医客号:)好友吧!
点“阅读原文”,看看同行怎么说!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