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许多家长常会选择这时带着宝宝远离城市的喧嚣,自驾一起去亲近大自然,游山玩水。然而在路途中看见宝宝精神萎靡、恶心呕吐、又哭又闹,妈妈们甚是担心。这不,前两天洋洋妈妈告诉我说周末一家去龙泉山上摘碰柑,结果还没出城,3岁的洋洋就面色发白,又哭又闹,起初还以为是不是生病了,后来才反应过来应该是晕车,可一家人却束手无策,只能取消行程。
为什么会晕车?晕车,医学上把它和其它晕船、晕机统称为“晕动症”。对于晕车的产生原因,现在普遍接受的是前庭器官敏感性过高学说。前庭末稍感受器由三对半规管和球囊、椭圆囊构成,半规管感受角加速度,球囊和椭圆囊统称耳石器,感受重力和直线加速度。平时当我们在地面正常的行走、跑步或跳跃时,这些运动产生的角加速度或直线加速度均在我们生理阈限内,因此不会发生晕动病。但当乘汽车、飞机或轮船时,产生的加速度超过人体生理阈限,当达到一定的时间积累,就可发生晕动病。另外,每个人耐受性差别又很大,这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个体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空气异味)等因素影响,所以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现晕动病症状。晕车的症状?晕车一般会出现恶心欲呕、头晕等自觉症状,成人能够表达出来,而小朋友尤其是不会说话的婴幼儿还不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这时就需要我们家长能够准确的判断宝宝的表现:通常大一点的宝宝会表示自己不舒服,同时表现出比较烦躁或反常的不说话,安静蜷缩成一堆,不想睁眼,整个人处于焦虑状态。还不会说话的宝宝通常多出现哭闹、烦躁不安,甚者面色发白、汗出等异常表现,此时我们家长应该想到是晕车。
治疗晕车的措施?一旦发现宝宝有晕车的前兆,可以选择内关穴(腕掌横纹上两寸的位置)和合谷穴(手背部,第二掌骨桡侧中点)进行按压,直至酸痛感;对于经常出现晕车的宝宝,家长可提前准备一些酸味的食物,如橘子和话梅之类的,闻橘皮、吃橘子、话梅等都可缓解晕车的症状,也可选择在肚脐眼贴上生姜片、太阳穴涂抹风油精预防晕车。
怎么防止晕车?1.外出前一晚需要保证良好的睡眠,坐车前不宜空腹也不易进食过饱,都会导致晕车的发生,最好在上车前2小时左右进食,且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为主;
2.经常晕车的宝宝,选择车辆靠前的坐位,减少颠簸感。条件允许情况下开窗通风,保证空气的流通、车内空气的清新;
3.车内多跟宝宝交流,转移其注意力,不要看窗外快速移动的物体;
4.平时可以进行一些能够加强宝宝前庭功能的锻炼,如抱着原地旋转,上下抛等,但注意防止脑部过度摇晃;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利用滑梯、跷跷板、转转椅等由弱到强的方式加强前庭器的刺激。
往期回顾:
妈妈,我哭不是真的饿了!
晒个太阳也感冒?!不是晒晒更健康吗?
更多育儿信息,请白癜风症状图片皮肤病专科医院哪家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