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过后,胃肠型感冒来袭怎么办

文章来源:感冒_感冒预防_感冒预防与治疗   发布时间:2021-8-28 12:53:57   点击数:
  

▲傅晓东教授

专家简介

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年获得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代谢病专业博士学位,师从中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学家王文健教授,临床上善于应用中医益气活血祛痰、通补兼施的方法配合现代医学诊疗技术治疗疾病,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心得,疗效显著。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带教硕士研究生多名。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怎么又着凉了?”、“肠胃不舒服,还咳嗽打喷嚏呢!”、“这是怎么了?浑身无力,拉肚子,咳嗽……”,众多患者自述症状表明,胃肠型感冒高发季节到了。

什么是胃肠型感冒?患者的表现既有风寒感冒症状,又有脾胃功能紊乱的呕吐、腹痛腹泻症状。患者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并伴随乏力、排便增加等,随病情加重,患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等,影响机体正常生命活动1。

天气冷热变化是引起胃肠型感冒的主要原因。谷雨过后,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加大,而且随着气温升高,人们穿着逐渐单薄,暑湿外邪入侵,容易引发胃肠型感冒。

怎么判断暑湿入侵?

我们正常人的舌苔是薄白而润,不滑不燥。如果发现舌苔像刚喝了牛奶一样,又厚又白,而且舌头边缘有明显的齿痕,那就得警惕可能是“湿邪”缠身了。

有些人还会伴有脸色暗黄;早上眼皮浮肿、四肢沉重;经常胸闷,注意力无法集中;大便冲不干净,小便淋漓不尽;到了饭点没食欲,吃一点东西就胃胀甚至有恶心反胃的感觉等等。

民间有“千寒易去,一湿难除”的说法,也就是说一旦身体被“湿邪”入侵了,就特别难以去除。因此及早防湿、防外邪入侵才能为防胃肠型感冒打好“根基”。

1.坚持热水泡脚可以除湿防外邪

天气逐渐升温,有些人“暂停”了每晚热水泡脚的好习惯,认为天热没必要了。其实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部经络,起到通经、除湿等作用。此外热水泡脚还有利于身体排汗,而排汗也能有效去除体内湿气外邪。所以建议坚持每晚用热水泡脚,有条件的还可以用艾叶煮水泡脚。

2.适当吃健脾化湿的食物

脾具有运水化湿的功能,所以脾好了就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薏米、淮山是健脾的首选食物,赤小豆、冬瓜、芡实、扁豆是祛湿佳品。推荐薏米赤小豆汤,尤其适合尿黄、口苦、湿气重的人。需要提醒的是,脾胃虚寒的人尽量不要服用薏米赤小豆汤。

3.治疗胃肠型感冒,“正气片”化湿和中效果好

食疗祛湿需要一段时间慢慢调理,想要效果快推荐服用“正气片”,它是由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木香、苍术、甘草、茯苓、陈皮、制半夏、姜厚朴、生姜组成,具有发散风寒,化湿和中的功效,可以缓解呕吐、腹泻、腹胀等胃肠道不适。服药时要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通过运动出汗、按摩头顶中央位置的百会穴等方式祛湿。最后提醒脾胃虚寒的人,切勿过多喝冷饮。

参考资料:

1.宋宾.藿香正气胶囊治疗胃肠型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J].内蒙古中医,,11(24):22-23.

▏科普文章,欢迎转发,转发请备注来源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zjdwj.net/gmzz/2521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