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四招见效

文章来源:感冒_感冒预防_感冒预防与治疗   发布时间:2017-7-12 23:48:22   点击数:
  

风寒感冒,通常是因为着凉引起的,初期典型的症状是打喷嚏、流清鼻涕。

本文介绍的四招在风寒感冒初期使用,简单、方便、见效快,安全、环保、节约,并且没有打针、吃药的副作用。

第一招:洗个热水澡。洗澡的时候一定注意保暖,别再凉着。

第二招:吹电吹风。从脖子后面一直吹到头顶,重点部位:脖子后面的大椎穴,脑后的玉枕穴。如果比较严重,可以加大范围,吹整个脊柱,从腰开始向上一直吹到大椎,再到头顶,这时会感觉身体发热,开始舒坦了;然后让电吹风的风再自下向上吹喉咙,顺便让鼻子也远远地跟着沾点光,这时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如沐春风!

第三招:红糖姜汤水。小时候着凉了,每次都要喝妈妈熬的红糖姜汤水,据说是妈妈的妈妈教给妈妈的。不要告诉我说你不知道”红糖姜汤水=姜丝+红糖+水“哦!注意,水开后要再小火熬一阵,直到熬出姜的香味再关火。喝的时候只要稍微凉一下,能下口,就要趁热一口气喝光。

第四招:马上蒙头睡觉。对,你没看错,喝完姜汤,要马上把头蒙住睡觉,如果实在嫌憋的慌,可以给鼻子留个小缝。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多久,就会以肚子为中心开始全身发热,等汗出透了,舒坦了,基本就平安无事了。这时候要注意刚出透汗,不要再吹风着凉。

备注:

1、风寒感冒,针对不同时期的对治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这四招用于风寒感冒初期,见效会非常快。还记得《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对疾病的论述吗?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译文:

“病在皮肤,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肌肉,是针灸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管的事了,医药已经没有办法的。”

疾病最好能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以风寒感冒大致而言,刚出现打喷嚏、流清鼻涕症状属于初期;出现鼻塞、流黄鼻涕、咽喉肿痛、发烧头痛等症状属于中期;开始痰多、咳嗽就进入后期了。

2、如果症状比较轻的话,洗热水澡+吹电吹风可能就搞定了,甚至直接吹电吹风就搞定了;这个电吹风的方法是前不久从网上看到的,自己和身边3、4个朋友试过后,发现真的很管用!

电吹风的风力有分档,专家建议使用时要用低挡风,持久地吹,温热治疗才能奏效;或者用高档风,在皮肤上垫块毛巾再吹;或者用高档风,拉远电吹风的距离;总之以感觉不到非常烫为宜。

要注意小孩子皮肤娇嫩,如果电吹风的热风太强,容易造成皮肤受伤。

3、红糖姜汤水+蒙头睡觉一般要配合一起用,效果才会更好。

4、本文后附了关于《感冒的种类、症状和治疗方法》;另外,网上那篇关于电吹风的文章,有些说法太玄了,没试过,不好评价,文后附上一篇中医专家比较客观的点评《电吹风真有这么神吗》,供大家参考。

《感冒的种类、症状和治疗方法》

感冒是常见病,正因为常见,一般人都认为是小病,医院;但小病也是病,还是应该分清不同感冒的类型及时对症治疗。

按照中医学的概念,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四类,它们各自的症状不同,其病因可能是风兼寒或风兼热或湿兼热,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风寒感冒:

症状:

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主要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不通、流清涕、说话声音重、咳嗽痰稀、咽痒、舌苔白、脉浮紧等。

关键特征:怕冷,鼻涕是清的,也就是俗话说的流“清鼻子”。

治疗:

应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代表方剂为葱鼓汤、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正柴胡饮冲剂、川芍茶调散、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使身体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寒头痛时,痛连到颈背部,遇风尤其剧烈,常常喜欢包裹着头,微恶风寒,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治法: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止痛。

风热感冒:

症状:

一般发生在夏秋季,外感风热,肺卫失和所致。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便秘,发热重、恶寒轻、有汗不多、头胀痛、四肢酸懒、咳嗽痰黄、咽红肿痛、口干欲饮、鼻塞流黄涕、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状。

关键特征:一般发热、头痛等症状出来之前咽喉就开始干痛了,口干渴,咳嗽,然后逐渐有其他严重症状。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通常情况是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当然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

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

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

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

治疗:

应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药。

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服成药: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些萝卜汤或梨汤。

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风热头痛剧烈,好似要裂开一般,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尿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通经活络止痛。

针灸:穴取太阳(放血)、风池、率谷、列缺,针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

推拿:先按揉风池、风府、天柱,再按揉曲池、合谷,以疼胀为度,接着空心掌拍击大椎穴,以皮肤微红为度,空心掌拍击双侧膀胱经,微红为度;重拿双侧肩井,按揉天宗,最后拿五经,由五指从前发际拿揉至风池,以按揉百会结束。

暑湿感冒:

症状:

仅见于夏季,因患者素有湿热,又加感冒而得,也可因过食冷饮瓜果而引起。主要症状是恶寒发热、头痛头胀、胸隔痞满、腹痛肠鸣、呕吐腹泻、身乏无力、口淡无味、食欲不振等。

治疗:

芳香化浊、和中解表,可服藿香正气胶囊、银翘解毒丸、十滴水、六一散、云香精、四正丸、六合定中丸、天中茶、甘露茶、甘和茶等。

流行性感冒:

症状:

与风热感冒相似,但发病快、病情重、高烧、怕冷寒战、头痛剧烈、肢体酸痛、疲倦无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有力等症。

治疗:

清热解毒、疏风透表,可服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银黄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

按照西医学的概念,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又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

最主要表现是流鼻涕流得很厉害,要多休息,住处通风、吃清淡食物,多喝水,吃药只能控制症状,病毒主要由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清除。

细菌性感冒:主要表现是咽喉红肿、疼痛,鼻涕是黄色的,如果高烧不退,服用降烧药之后2~3天还烧,就是细菌性感冒,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服用抗生素。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属于常见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是由于受凉、受寒、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潜伏于鼻咽部的鼻病毒趁机活动而引起,也可以由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普通感冒潜伏期短,起病较缓,呼吸道症状明显,中毒症状轻。早期表现为咽部发痒、干燥、灼热、继而出现畏寒、低热、鼻塞、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咳嗽。如果继发气管、支气管感染,则可出现声音嘶哑、咳嗽加重。全身症状有肌肉酸痛、头痛乏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潜伏期很短,长者1~4天,短者数小时,发病率高,多于春冬季发病和流行。临床表现特点为呼吸道症状常较轻,而发热等全身症状较重。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常呈暴发性,可引起大流行,乙型可引起小流行,丙型呈散发状态。三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而且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故可引起反复发病。

药物预防:冲服板蓝根,口服金刚烷胺每次0.1g,每12小时1次,连服1~2周,也可服中草药预防。坚持有规律的适合自身状况的体育锻炼,坚持冷水浴、冷水洗脸,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是预防感冒的最好办法。

最后,澄清几点可能会搞混的概念和误区

*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风热感冒,病毒是西医的提法,中医更







































白癜风症状
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zjdwj.net/gmyy/1860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