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着上面讲的感冒药的秘密来继续讲,先复习下就有关感冒的根源,因为大家对感冒有比较多的误解,感冒到底怎么来的,很多人的也讲不清楚,这张图片先看一下对感冒根源有个认识。首先要知道第一点是感冒肯定是外感风寒,没有外感风热这种说法,为什么没有?那这一下子讲不清楚的,等我线下的课程专门把感冒的根源给大家讲清楚。这样子的大家对感冒的治疗才更有把握。2、因为感冒的根源要讲清楚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像线下讲课有黑板画,能比手画脚,这样子相对来讲是比较容易理解,能听的懂一点,像这种语音课堂上讲感冒的根源难度比较大。所以今天的讲课还是以讲药为主,这感冒的根源大家在先前的应该是有了解,我们前面讲那个西药治疗感冒的这些成分的时候,已经讲了不少感冒的来源了。但是都不是很系统,在11月1号将组织一次线下的课程帮助大家把感冒的根源讲得更清楚一点,让大家就能有一个比较深的一个认识3、感冒药我们在药店能大家经常看到的是三类,一个是西药制剂、一个是中药制剂,还有是中西结合的制剂,西药的制剂实际上分了六类,根据上面的几堂课讲的认真看一下,反正这些西医的感冒药治疗逃不出这几个类型,大家不要担心,只要去药店看看,有这个成分、有这个类型的药,就会有这样的作用,西药是相对比较简单,中药的制剂比较复杂,还有那些中西结合的制剂也很复杂,但是起作用一般都是西药成分为主起作用,大家把它当成西药看,不要把它当成中西结合的药来看。4、西药治疗感冒,有许多的风险和副作用,而且人为控制因素不是特别的好,所以我在治疗过程中能一般不会推荐用西药来处理,一般西药什么时候用?是病症比较急、症状爆发得太厉害了,这样才考虑用下,实际上说,西药是救命的医学,要救命、要维持生命体征,那用些西药、西医的方法,毕竟在抢救这方面,西医有非常强大的优势;而中成药这方面做得的确不好的,现在讲的都是常见的一些问题、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呢,基本上用不到西药,这次就专门讲感冒的中成药。5、上幅图把中医治疗感冒的一些分类大概列了一个简表,首先分成两大块,第一块上面部分是风寒感冒的本证,本来的状态;下面是感冒的兼证,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有些人的体质偏湿,有些人的体制有温滞,有些人的体质是偏虚的。所以感冒的兼证,要另外独立出来,又成为另外两个体系。中医的治疗就根据分类,每个后面都对应有相应的方剂,中成药有相应的中成药。在治疗的时候只要根据这个来分类,选择相应的中成药效果自然才。6、在治疗感冒的时候,感冒的症状首先就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又发热,发冷,头痛身痛,关节痛,喉咙痒,咳嗽这一系列的症状,感冒了要有这样的基础症状。这些症状也不是都有,比如有些人就是流鼻涕、鼻塞,有些人只有头痛、头晕,有些人喉咙痒,有些咳嗽症状,不一定要全部具备。但是,这些症状一定有一到两个主要的症状在里头。7、如果刚才说的感冒的症状一个都没有,那肯定不是感冒了,就不要按感冒的思路来治,就要按其他的病来治,首先要明确这个主症;就是发热发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痒、而且是喉咙痒引起的咳嗽、还有头痛,身痛脖子痛、关节酸痛,这些都是感冒的基础症状,一定不要少,都已经重复了两遍了,大家特别记住,然后下面的分类治疗是在主症的基础上再兼有其他的症状的时候我们就按这个思路去处理,针对性比较强。8、后面分类的症状首先要看有汗,还是没有汗,治疗感冒的时候一定记住要分辩有汗出还是没有汗出,出汗和不出汗一定要小心,不是吃了退烧药,不是做了退热的治疗以后出不出汗,而是在没有做治疗的时候、出现症状的时候出汗的状况,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还要考虑现在的感冒了以后出汗的情况和感冒之前出汗的情况有没有不同,这两个一定要注意。9、如果是已经吃了退烧药以后才出汗,出了汗以后过一阵子汗又没有了,当准备再做第二次治疗或者第二次给药的时候,这时候就看这个时候为准,是有没有汗,比如小孩子发烧就很明显,真的烧起来一点汗都没有,但是吃美林或泰诺林后一下出一大身汗,烧就退下去了,再过一阵子又烧上来了,汗又没有了,那种状态就是一种无汗的状态,一定要特别清楚。10、大家一定特别清楚怎么去判断是有汗还是无汗,有些小孩子如果真的有汗的时候,他坐着汗都冒出来的,睡个觉不盖被子或少量盖一点被汗都会冒,这就是有汗;或者平时吃饭没那么多汗,今天随便吃两口饭汗比平常多很多,那这个就是一种有汗的状态,对有汗无汗的状态,一定要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去观察,然后在小孩子不舒服或者生病的时候,才能有对比,没有对比的话就根本就无法去判断,因为这种有汗和无汗的状态随时变化着的,并不是说一直都是这样子的,这对有汗和无汗的判别。11、对中医的感冒的治疗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会讲到药的时候,到药店去看选择药的时候,感冒了流鼻涕,到底是该选什么药?这时候就要看小孩是有汗还是没汗,第一个选择的标准,有汗的时候摸背上是比较潮潮的,看头发都是比较湿润的,就是有汗的状态,如果是摸后背干干爽爽的非常的光滑一点都不潮湿,而且头发也很干爽,鼻子脸上看都很干爽,这种就是没汗的状态,大家要注意分辩一下。12、第二个要分辩的症状就是口干还是不干的状态,但现在小孩子的照顾得太好了,小孩子不知道口渴不渴,或都不口渴就已经灌水了,无法去判断口干还是口不干的状态,另外一个方法是看舌相,看起来也症状的汇和。因为线上课程就没办法表达那么清楚。在线下课会针对口干不干判断不了的时候,用其他的情况来可以判定别小孩子口干不干的状态相近的,可以分辨的,到时候会专门讲一下。13、感冒了以后要去分辨它口干还是不干主要就是考虑到感冒到了这个时候有没有变成热症,因为开始讲所有的感冒的来源都是风寒,都是受凉引起的,但是并不是说每个人永远都是一直寒症,有部分人会后面会变成热症,所以口干不干是判断感冒有没有转成热症,通常说的风热感冒有没有出现风热感冒的症状,这口干口不干是一个重要的判别标准,标准的说法是否风寒化热,式化热的话一般正常状态下应该是口干的感觉的。14、当然口干的感觉也不一定说是非常的明显。还是刚才那句话,也是要平常注意观察,如果平常从来都不会找水喝了,从来不会找人要水喝的,那这时候了他会主动来找你要点水喝,这时候和平时表现不一样,肯定口干了,或者说平时给他水喝,都推三推四,从来不愿意喝的,这个时候主动拿水喝,因为小孩子不会骗人的,身体的调节系统的明确的告诉他,这时候需要喝水了、口干,很自觉地按照身体系统给他的信号来喝水。15、这个感冒首先在有主证的情况下,辨别的症状的就是出汗的情况和口干不干的情况,这两个是重要的辨别症状,如果把主证和辩别症状定下来以后,基本感冒的治疗方向是不会错的了,根据这个去买药是不会错了,在选用中药的那也不用觉得好像里面药的成份都差不多,到底是选哪个,就会比较被动,以后讲药的时候,具体的后面再讲。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那就是感冒的兼证,原来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会有不同的一些症状表现出来。16、有些人夹有湿滞、有些人夹有消化不良、有些人脾胃虚或者肾气虚的,那这感冒的兼证会有这些表现,我们晚一点再讲,今天的重点是把上面这一部分感冒的主症和感冒的辨别症状这两块认真的去学习和理解一下,这对感冒药的选择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17、下面来学习风寒感冒的第一种类型,因为刚才讲了,感冒了除了它的主要症状以外还有辨别症状,通过两个辨别症状一个就是有汗没有汗,另外一个就是口干和不干了,把它组合起来的分成四种类型,实际上感冒治疗是把这四种类型把控好,治疗的方向原则是不会错的,现在就讲的第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就是风寒感冒的症状要有,就是刚才讲的一有一到两个,然后就是没有出汗,摸身上是光溜溜的,不潮湿的,另外一个是口不干,不想喝水,这么状态,看一下这种状态用什么药。18、在没有汗口又不干的症状,一般选用的感冒药,最直接的就是叫做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感冒软胶囊,这个还是不错;另外一个就是藿香正气水,但藿香正气水偏有湿滞,如果小孩子平时湿气比较重的,有种状态的才用,具体另外再讲;还有午时茶颗粒。午时茶颗粒,小孩子伴有湿滞、伴有消化不良或者吃湿滞了以后出现感冒午时茶颗粒也是很不错的,下来是柴连口服液,柴连口服液也是有湿滞的,还有正柴胡饮。19、还有正柴胡饮,还有参苏丸,参苏丸是比较偏虚体质比较弱的小孩子用这个效果比较好,所以在治疗感冒第一种类型的时候,一般最常用的是这几个,这几个都可以用。而首选是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然后以前讲的那个葱豉汤加生姜,都可以通过这些来选择;下面我们就一例例地讲清楚一些,让大家在选择的时候会更加的清楚一点。我们先讲风寒感冒颗粒。20、风寒感冒颗粒,大家看到这个药的名字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因为国家卫生部的药品标准里,只要是相同的名字,药的成分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这是有标准的,不是乱的,大家看感冒药五花八门名字叫得天化乱缀看得头晕,实际上国家卫生部药品标准是统一的,大家在看到相同的名字的时候,一般药的剂量是相似,一样的,然后是不同的厂家生产不同而已,并不代表的成分不一样。21、风寒感冒颗粒的主要的组成是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子、陈皮、杏仁、桔梗、甘草、干姜,风寒感冒颗粒里所有的药里除了桔梗稍微偏凉一点,其他的药全部都是热性的,其中麻黄和桂枝是发散风寒的力量是特别,葛根的退热效果也比较好,紫苏叶和麻黄桂枝发汗的作用都特别的好,白子和防风止头痛的效果也特别好。22、陈皮、杏仁、桔梗合在一起有个宣肺的力量就是让肺里面的气更通畅一些,因为皮肤,还有粘膜都是肺管理的,如果是感冒以后就肺气会郁滞,通过这几个药来宣通,这个配合很好,桂枝、麻黄是把寒气散掉,甘姜稍微化一下湿气,因为寒气堵了以后,气走不通,湿气留在里头,还有甘草能养养中,保护下脾胃,不让脾胃受到影响,这几个药组合在一起就有发汗解表疏风散寒的一个作用。23、主治的感冒是治疗风寒感冒,其症状是:发热头痛、畏寒,有点怕冷、没有汗、鼻子塞、流清鼻涕喉咙痒,有点咳嗽,是风寒感冒颗粒的主要作用;因为一袋8克,成年人是一次吃一袋,一岁以内的小孩子按四分之一,一岁以上到五六岁是按照三分之一。24、如果是六岁以后7岁按成人一半的量来服,这是说明书上的用量,根据临床经验来说,说明书上的量一般都偏保守,所以用的时候,可以按照这个比例加一倍的量来吃,特别是第一次,感冒的第一次药的剂量,可以加倍让量更足一点,后面起维持的量就按照正常的量来服了。比如小孩子三岁,那个说明书上说是成人的三分之一量,那就是三分之一包,这样子三岁小孩就第一次吃就按三分之二包,这样的剂量才够。25、另外提醒一下,这里列出的药都是非处方药,就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安全的,虽然说用的药有些麻黄、桂枝,但实际上剂量不是很大,另外通过有效成份提纯以后,药性的他会减弱一点。所以按说明书上吃,基本上不会太大的副作用,在用药的关键是看有没有汗,一定要看口干不干,如果口干的这个药就不能吃,一定要记住,是这个药的禁忌。26、所以很多在写的说明书的时候禁忌讲得不是很清楚,例如中成药的禁忌基本上都不怎么讲的,只是讲主治、讲功效,没有中医基础的人基本上看是看不懂,大家在用时只要记住这句话,首先是风寒感冒,然后小孩子没有汗,然后小孩子口不干,不找喝水,这样风寒感冒颗粒这个药用效果非常好,中外喝完药以后一定要配合热水泡脚发汗,一定是四十二度的热水,一定要记住不要太烫到你手都不敢放进去的。27、我们让小孩子泡脚的温度就是四十二度,不要超过四十二度,如果是吃了药又在四十度的温水泡了脚还不出汗,需要拿被子或毯子包在身上配合着发一点汗,这个要记住有些妈妈说泡脚了,但泡不出汗没有用,一定要注意泡脚要泡出汗,特别是感冒的时候泡脚一定要泡到额头上有汗珠头发都湿,整个背都是水,要达到这种程度才算泡脚发汗的效果,一定要注意如果没有这样子的话,那个效果是不够的。28、刚才讲的是风寒感冒颗粒,下面讲荆防颗粒,荆防颗粒和风寒感冒颗粒的作用的是一样,但稍微有一个和风寒感冒颗粒比较大的区别是用荆防颗粒的时候小孩子的头痛或者身痛、身上酸痛的症状比较明显,所以选择不同的两个药底用哪个比较适合,如果只是流鼻涕就是风寒感冒颗粒,或者是以发烧为主的用风寒感冒颗粒没问题,如果是头痛,身痛,身上酸痛的时候,要用荆防颗粒效果会更好一点,所以在选药的时候这一点小区别要注意一下。29、如果到店买的话,两个药只找到一个,管他是有痛还是发热,只要是风寒感冒没有汗口不干的,那两个以后找到一个就拿来用就可以了,这个没有任何的关系,不要太纠结于这点小的误差,关键是你用的药要配合泡脚发一汗,在刚才讲的发汗的问题,很多西医的医生不建议带被子,或者是多穿衣服来捂汗,但实际上如果是单纯的捂汗啥都不做,那就该盖个被子包着,这样子肯定是有风险的,这样子不行的,如果在捂汗过程中一定要配合要么吃药,要么配合泡脚,要么配合小儿推拿。30、不要单纯的去捂汗,单纯的捂汗是有风险的,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配合的其他疗法这个捂汗,盖被子发汗是很安全的方法,大家不要有太大的顾虑。另外一个就是感冒软胶囊,感冒软胶囊的成分总体来看的又和上面风寒感冒颗粒和荆防颗粒的两个的合方,就两个方子合起来就有点像感冒软胶囊,所以大家在选择药时候,如果上面两个药没有,可以选择感冒胶囊,但还要考虑下孩子的吃药的能力,如果小孩子吃药胶囊不方便的话,那还是用的颗粒冲剂效果更好一些。31、感冒软胶囊的成分麻黄、桂枝、防风、白芷、葛根、杏仁、桔梗,和风寒感冒颗粒特别的相像,还有姜活、荆芥、川芎、桔梗、薄荷、防风这些成分和荆防感冒颗粒又比较相近,所以感冒软胶囊的组成的是和上面两个方是一样的,治疗的病症是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出现头痛、发热、鼻塞、流鼻涕、怕冷,没有汗、全身酸痛。32、所以在药店能找到这三个药,第一种类型的风寒感冒没有汗,口不干这种状态的感冒效果就非常好,但这几个药不是每个药店都有。那正好附近的药店没有这个时候就要看其它的药有没有这些成分在里头,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葛根、姜活、独活、川芎有没这些成分在里头,如果有这些成分,这个药是可以考虑的,但是有个地方要小心点。33、要小心的地方是口不干,就是还没有化热,这个时候药里面清热的成分比例不能太多,如果有刚才所讲的桂枝、麻黄、姜活等,但是还有很多那种凉的药,比如说石膏、麦冬、芦根、紫花、地丁,还有金银花、黄连、黄芩一大堆清热的药在里头,这个时候那你要小心小孩子有没有热症,热症的表现是口干不干,还有其他的方法看舌头红不红、嘴唇红不红、大便干不干、小便黄不黄,等等的一切。34、所以要注意看,如果是药里有太多的清凉成分,包括板栏根、连翘、薄荷、牛蒡子这一类的东西就比较注意点,就可能不一定适合你现在小孩子体质,在用选择药时候,如果没有刚才讲的那三个药要的话,大家在选药上要看它的成分,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清热成分在里头,这样就选起来就比较不会错的。35、现在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是在风寒感冒,然后本身体内还有比较重的湿气,这个时候才用,成分是藿香,是化湿的,还有苍术、厚朴、陈皮、茯苓、大腹皮,这些都是化湿的成份,如果有湿气又感冒了,可以用藿香正气水,里面的发散风寒的成分的就是一个紫苏和白芷就这两个,去除风湿的力量的没有刚才讲了这个风寒感冒颗粒和荆防颗粒、感冒软胶囊那么强。但化湿的力度是比较强的,所以在选用的时候都要注意一下。36、有湿滞的表现是觉得头痛、晕重,头很沉重,主要是肚子的症状,脘腹就是上腹部比较胀比较痛,还呕吐和拉肚子,或者是西医讲的胃肠型的感冒,这时候用藿香正气水,效果还是很好的,在用这个药时候如果小孩子一点钟肚子的症状都没有,那就没必要去选择藿香正气水,直接用刚才讲的那几个药效果就很好,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的这些微小区别;但实在不行也没有关系,就拿藿香正气水给他吃,吃了以后再给他泡脚发汗,泡脚发汗也有很强散寒力度,也可以达到治疗感冒的作用,所以在没有药的时候大家可以。37、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药藿香正气水可以临时代替一下,但不是最精准,但是只要是风寒感冒的都可以用。还有下面一个药的就是个午时茶颗粒,午时茶颗粒里头有姜活、荆芥、白芷、川芎、紫苏,这些都是治疗风寒感冒,发散风寒的药,还有苍术、柴胡、藿香、厚朴、山楂、枳实,神曲、连翘,这些都是消食导积的药,治疗消化不良的药,所以午时茶颗粒是治疗食滞的又有感冒的药。38、午时茶颗粒适合本来因为吃东西不注意,比如太好吃,吃过量了以后,不小心又吹着风,比如去饭店吃饭,空调开得特别大,饭菜特别好吃,那种情况下,基本上回来就很容易出一种食滞的感冒。这个时候午时茶颗粒的就很适合用,所以大家在再选择药的时候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发病引起的诱因,如果是吃东西,有消化不良的因素时,午时茶颗粒可以考虑用的,一样要求,吃了药以后要泡脚发汗这个不要少。39、下面的柴连口服液,实际就是柴胡、连翘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里面有麻黄、肉桂都有助于发汗,然后里面的藿香祛湿气,连翘、桔梗、柴胡清热用的,所以也比较适合于外感风寒,然后体内有湿滞,而且湿滞比较重,但湿滞没藿香正气水那么厉害,也可以用柴莲口服液,症状表现就有一个恶心。40、柴连口服液适用于风寒感冒夹湿症,夹有湿气的,发烧、头痛、鼻子塞、有点咳嗽、喉咙有点干痒、总觉得肚子胀、有点想恶心,但是没有呕吐、没有拉肚子,就没藿香正气水湿气那么重,这个时候可以用这个柴连口服液,柴连口服液的发汗,风寒的力度比藿香正气水要强一点,藿香正气水祛湿的力度又比柴连口服液要强一点。正柴胡饮的主要成分是柴胡、防风、生姜、陈皮、赤芍、甘草。41、看药的组成就知道了,他去风寒的药只有防风、生姜两个药,所以祛风寒的力度不是特别的强;主要的作用是含有柴胡有助于疏通肝胆郁热,如果人出现口苦、喉咙干又有感冒的症状,用这个还是比较好,但它的特点不是特别的明显,祛风寒力度不够、化湿力度不够、消食导滞力度又不够,这个药的特征不是特别明显,用起来效果不是特别的好。42、最后一个参苏丸,参苏丸和其他的几个感冒药的最大特点,是这里头加了党参,有养脾胃的作用,在治疗感冒时,小孩子体质脾胃比较虚弱的效果就好一些;但从多年经验来看健脾养胃的力度还是差的比较远,效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只是一般般,所以大家在用的时候呢可以加一点红糖水进去,健脾养胃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43、这个指针在没有中医的诊断基础,判断参苏丸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表现症状就是务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吐,看起来好像和藿香正气水和柴连口服液指针都是差不多的,很难判断。唯一判断标准,按照一般普通人的判断标准就是看下小孩子身体是不是比较虚弱,脾胃功能是不是不太好,如果是这样子的小孩子感冒发烧后用参苏丸就不错。但一般我们都用不到,还不如用葱丝汤加生姜红糖效果更好。44、很多药店参苏丸不一定容易买得到,前面的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感冒软胶囊、藿香正气水这几个很容易买得到,后面午时茶颗粒、柴连口服液、正柴胡饮,包括参苏丸,一般的不太容易买到,在治疗感冒的时候如果是感冒刚开始的时候马上拿这个来用,指针是没有汗、口不干,在这情况一下马上拿来用,一般吃一次两次症状就有明显的缓解和改善,后面的就让他自己去恢复不一定说一定要知道他一点征兆没有,没必要,一般说三分治七分养,治疗治三分,后面的基本自己恢复,每个人都有自我调节能力,要相信小孩子。45、治疗感冒的时候饮食控制很重要,不要在感冒了要加强营养,吃肉、吃鱼、吃牛奶等等,这样感冒就难说了,再吃什么药都难治好,所以在感冒饮食一定清淡,都是吃点粥,或者吃点玉米,面条;不要用肉汤面,只能清水面,放点青菜、两片姜来煮面条就可以了;粥也要只是白粥,不要骨头粥、鱼片粥、瘦肉粥等;小孩子脾胃负担一重就忙于消化,就没有精力祛除身体里的寒气。46、小孩子感冒时我们要保证能有精力集中身体的能力的去解决外寒的问题,所以饮食适当吃一点,如果感冒药感觉不饿,或者不想吃,那就让他自己决定,不要去勉强,这样通过一个晚上治疗,吃了药或者是感冒做推拿、泡脚以后第二天感冒好了胃口自然来了,当看到小孩子感冒以后主动要吃的时候,是好事儿,证明感冒准备好了,但别一高兴又马上加强营养,大鱼大肉的吃,这样子都不行,一定是想吃,很高兴,但是要继续控制一段时间,两三天以后再给它恢复到正常饮食。
爱越分享越多,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启发或帮助,请向您关心的亲人、好友分享此文!
热点文章